时光倒影之小屯的地理与历史
2018-01-03 23:08:52
  • 0
  • 1
  • 12
  • 0
        

       作家王兆军说:“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村庄则是社会的基本器官。一个村庄的历史,是国家和民族史的缩影。”一个村庄的历史,完好的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变迁。仅仅几十年间,像中国的无数个乡村,告别了男耕女织的时代。一个村庄,无论它的历史有形与无形,却总是无法割裂,纵使它湮灭在人们的记忆中。每个村庄都是一部历史,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文化和品格,每一个村庄的变迁,都印证着一个时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在这个乡村快速变化的时代,编修村志,全方位记录乡村状况以及乡村变化,已成为一种挽救村落文明的一大方式。

       鲁迅说:“ 其实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么?所谓的故乡,只不过是我们的祖先在流浪的道路上落脚的最后一站。”“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鲁迅永别故乡家国,我们又何尝不是在逐渐失落故乡?故乡,不仅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更是家国乡愁,更是心灵的最终归宿。

        我的最小的家乡单位在小赵家屯,我尝试着为她写一个粗略的历史,以为时光留印。

       小赵家屯,又称小赵家窝棚,坐落在一块古老而又美丽的沃土平原上。

       从卫星地图看,小赵家屯位于辽河中下游冲击平原,介于几条大河东沙河、羊肠河和绕阳河之间,一条小河庞家河西岸。西面和南面为210省道,北面隔孙家屯及双家村与邻县黑山县、台安县相望,中间有大型引水壕沟为界。总体上小赵家屯及大赵家屯,与柳家乡政府和柳东村政府,共同处于一片矩形区域内,这个长方矩形由210省道及庞家河、北部大壕沟组成。

        从近处看,小赵家屯位于柳东村和双家村剪刀路的刀把位置,民居自南而北呈金字塔形,总计小屯现住户七十四户,从南到北的居住结构是第一趟街两户(原生产队队部所在地),第二趟街五户,第三趟街十户,第四趟街十八户,第五堂街三十一户,第六堂街(最后扩建的一趟街)八户。全屯的居住中心还是在两条老街,即第四街和第五街。前些年,小屯长寿老人高居全乡首位。自从一条通往双家屯的土路,因为乡里向庞家河方向深挖了一条大沟而中断,路上也未架桥,慢慢道路变成了农田的一部分,有的地方是大田,也的开成了水田。好像风水就有了一些变化。实际上,我们分析,可能是原来的一条向西跨越庞家河通往柳家乡一个大村双家村的道路中断而成为断尾路,使小屯陷入了闭塞,影响了整体的发展。

       小赵家屯隶属辽宁省北镇市柳家乡柳东村,位于柳家乡政府所在地东三里处,柳东村政府所在地东三里半处。小赵家屯村西一里与大赵家屯相邻,东北五里与双家村相接,东五里与高山子监狱第四大队相望,北二里与孙家屯相倚,南面是国家战备粮库,再隔二里与尚驿站村相望;西南有宇宙村,西北有刘大院屯,皆在四里以内。东面分别与乡级公路中学路、村级公路孙家路、双家路相连,西面紧靠庞家河,南面连接省道201线,也叫中新路,距离另外102国道和沈大高速高升口20公里,距离京哈铁路高山子站15公里,交通便利。

       经多方了解,尤其是向父亲求证,小赵家屯建制沿革如下:

       据考证,清末及民国初年柳家境内人烟稀少,为方圆数百里的辽西南苇塘。奉系时期,除从关内移民补充外,张作霖还派军队带家眷驻此垦荒屯田。驻军之村曰营,储粮之村曰屯。赵家窝棚曾为储粮之村,又因向东野分出一赵姓小屯,遂名为小赵家窝棚,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据传,初成村时,为一赵姓人家居此,现柳东村中赵姓一族。后张王李刘等多族迁入,赵姓渐成小赵家窝棚小族,屯名一直如建屯之初。

       小赵家屯的行政区划,自建屯以来,小赵家屯一直属柳家段所辖。具体的时间节点为:

       1948年,辽沈战役后解放,随柳家村划归盘山县第四区政府管辖。柳家村政府位于柳家段屯内一户于家院内三间草房。

       1949年,小赵家屯随柳家地区划归黑山县大虎山区政府领导。

       1956年,小赵家屯进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撤销了大虎山区政府和柳家乡政府的行政编制。黑山县在大赵家屯设立柳家村人民政府。小赵家屯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由村政府统管。

      1958年,随柳家村划入高山子公社,后单独成立柳家人民公社,柳东大队成立,管辖大小赵家屯等六个自然屯,分为六个生产队,小赵家屯为第三生产队,后分为两个生产队,东屯是第七生产队,西屯为第三生产队。我家虽然处于东西屯之间,但在生产上属于东屯。

      1960年,北镇县青堆子畜牧场成立,小赵家屯随柳家乡正式划归北镇县管辖。同年,县政府组织开垦小赵家屯、尚驿站屯、宇宙屯、卢家屯一线东侧大面积草甸,种植大豆,收成欠佳。

      1961年,新垦地转让辽宁省高山子劳改队,同年在小赵家屯东南建立国营高山子新生农场,成立高山子新生农场二大队、三大队、四大队和五大队,原高山子采石场为一大队。小赵家屯毗邻四大队及五大队。

      1983年12月,小赵家屯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柳家乡人民公社改为柳家乡人民政府,柳东大队改为柳东村政府,小赵家屯立碑名小赵家窝棚至今。

      1987年,改为柳家满族乡,1990年复置柳家乡,小赵家屯无变化。

     小赵家屯的人口民族,据父亲核算,目前小赵家屯有74户,村民约300人左右。目前以李氏家族、王氏家族、张氏家族、刘氏家族为主,另有房、高、赵、齐、靳、吴、姚等姓氏家族,皆为汉族和满族。

      小赵家屯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长期以来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粱、大豆、水稻、蔬菜等,水果有葡萄、桃等,野生动物资源有鱼类、獾子、鸟雀等。

      按村庄历史划分,包括解放前的地主时期、解放初期的分田到户、合作社时期、公社时期,生产率因农机的不足、化肥的匮乏、种子的低产,所以生产力低下,勉强糊口而已。改革开放后,经济概况如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小赵家屯在种植业、养殖业、建筑行业、服务业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全村人口210人,建屯伊始耕地1100多亩,经过多年的开荒,目前达到1200多亩。以高粱、玉米、水稻、大豆为主要生产作物,也曾经种过谷子、小麦、棉花等。如今通过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年年获丰收,产量是改革开放前的10多倍。村民除在外打工的,在家创业的也不少。现在全村有专业养殖户5家,其中养牛的1家,养羊的1家,养猪的3家,另有日杂商店3家,在家搞建筑行业的3家。在外地搞小建筑行业的有3个工头,在五大队劳改农场包地的2家。在家盖大棚种植蔬菜的有10家。

       小赵家屯社会事业因为人口少,不甚成规模,基本参与全村全乡的活动为主,自成体系的公共活动甚少。但小赵家屯村民热爱文化活动,积极参与全乡的运动会等。1948年解放后,群众自发组织高跷会;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参加柳东大队组织青少年演出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1969年至改革开放初期,参加全大队成立的文艺宣传队,以戏剧、曲艺为主,在本村和邻村演出,深受群众喜爱;近年,小赵家屯小赌渐盛。解放前,小赵家屯大多为文盲,只有少数人读过私塾。1948年解放后,与全村六屯成立全日制赵家小学,县政府并在小赵家屯与大赵家屯中间成立柳家中学。1952年至1956年开展“扫盲”活动。后赵家小学改为柳家乡中心小学,并迁入乡政府北侧二里地新址。2013年,柳家中学并入北镇中学。

       历史文化上,小赵家屯的赶大集、瞎子说书、踩高跷、扭秧歌是民俗文化,屯民多户拜佛,少户信教。在解放前的前一百年里,柳家一带因多处是芦苇丛生的荒野,曾经胡子横行,但是很少骚扰这个小屯。解放后先后清算了几波土匪,民风就慢慢归于耕种和纺织为主了。

      小屯人物,小赵家屯几任生产队长为李少春、房廷柱、房廷勤、李洪臣、王中华、刘福山、田宝忠、房春文等。

     小赵家屯属于北镇管辖,但距离县城近百华里,且解放后多年交通不畅。相比之下,距离盘山县更加便捷,许多村民来自盘山县和台安县,更有的来自海边的二界沟镇。在文化和渊源上,受盘山县“南大荒”文化影响更大一些。我们相信,追溯乡村的历史渊源,填补文献空缺,总结乡村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较详细地记录现当代乡村发展变化情况,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具有其他书籍不可替代的功能。

          诗人西格在《致故乡》诗中写到:“守得云开见月明,清茶几许棋未凉。得云开见故人,青梅竹马梦一场。 守得你寻我而来,解我思乡不惆怅。故乡曾是一张网,布满童年与理想。如今这一场瞭望, 我没有眼泪,故乡在我心上。”小赵家屯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对此地的文化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形成了屯里村民朴实、自尊、实干的性格,以及守望故土、不轻易迁移的传统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有些影响在削弱,随着其他因素的变化,可能有些影响在增强。不管怎么说,这些特定的影响对于我们乡亲们来说都是永不逝去的财富,它们永远印在我们的文化之中,也刻在骨子里。毕竟,二百来年的积淀,地理环境的催化,我们没有理由抗拒,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关爱和留存乡村的文化和自然风貌。

         父亲说,小赵家屯的七十多户二百八十来人,一栋楼就装下了。届时,则可腾出耕地三百亩。在可预见的未来,这里可能重新成为连绵成片的农田和草甸。

       我想,此时的记录,是对历史的负责,对乡情的负责,对美好乡愁的永恒留驻。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