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细语(羯人后裔考)
2019-06-03 06:13:07
  • 0
  • 0
  • 18
  • 0

2010年,在现今的俄罗斯境内叶尼塞河流域,人们发现居住着一群“高鼻多须,深目睕睕”的人,专家们据考证他们是羯人后裔Ket,现存1219人。这个消息将让很多人一下子联想到了,十六国后赵时期的石勒,他是上党郡武乡县(今山西榆社县)人,为羯族部落首领周曷朱之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奴隶皇帝。在他民族成分一栏里,人们毫不犹豫地添上了这样两个字:羯族。

这个民族是怎么来的?史籍将他们指向了比十六国更为久远的呼揭国。呼揭国,汉时西域国名。呼揭,亦作呼偈、呼得。呼揭国是呼揭族所建立的政权,其范围约在阿尔泰山南麓一带。公元前176年,呼揭国被匈奴人征服,并且以单于子弟为呼揭王。《史记·匈奴列传》:匈奴人“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匈奴与呼揭并不是一个民族,呼揭成为匈奴是因为他们被征服了。颜师古注《汉书·陈汤传》时,引东汉人服虔的话说:“呼偈,小国名,在匈奴北。”

专业的答案是这样的:自东汉至魏、晋,呼揭人通过逃亡和随匈奴内迁,先后进入汉区。有研究者认为,西晋末年,呼揭人形成为我国北方的统治民族之一。呼揭族即后来在十六国建立后赵政权的羯族。一群人在历史的长河里,逐渐发展为一个民族,当然是有可能的,我们问题在于:呼揭人到底是不是羯族?

呼揭人长期游牧于阿尔泰山内外,这里是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的发源地,因此,呼揭人的语言无疑属于阿尔泰语系。他们的国被灭后,但人民应该是还在的,其结果无非有这样三种:能够抵抗或者还有战斗力的,要么投降要么开拓新的领地,这一部人应该以军队为主;不能抵抗的就会成为他国的附属,这部人中分两种情况,一是被迁移至他地,是以青壮年为主的;二是被留在原地,是以妇女儿童和老弱病残为主的。

古代的那些部落被吞并,一般都会采取后两种手段,不管是迁走了的,还是留下来的,都会迅速被同化,尤其是留下来的妇女们则会成为征服部落军人的妻子,时间一久,也就成了征服部落的臣民,和对方没有什么两样了。

呼揭人也不会是个例外,这也给叶尼塞河流域发现的那些呼揭人后裔有了历史的出处,在那个年代里,羯人相对保持了战斗力的军队,只有向北才是一条生路,北方天寒,不适于生存,却是最大的生存空档,向东向西向南都是行不通的。历史在这里成了一种假设,但也很合情理。另外一部人则被迁发至蒙古高原等地,留存在原地的当然就会被匈奴人迅速同化了。

然而,在读史时,我们却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即是西汉晚期,匈奴势弱内乱,分立为五个单于:呼韩邪单于﹑屠耆单于﹑呼揭单于﹑车犁单于﹑乌藉单于。五单于互相争斗,后为呼韩邪单于所并。这个呼揭单于会不会是被匈奴同化了的呼揭人后裔呢?

历史上,冒顿在赶跑月氏、兼定乌孙的同时,也征服了位于阿尔泰山南麓的呼揭国。对于呼揭,后来匈奴置有“呼揭王”镇守该处。呼揭单于统辖的是匈奴西北部地区,应该说多少与呼揭人是有一些关系的。另外是三国时,在匈奴呼揭单于统辖的区域出现了一个“呼得国”,《魏略·西戎传》中说,这个小国在“葱岭的北,乌孙西北,康居东北,胜兵万人”,这个区域已经与当初的呼揭国相去甚远了。因此,有学者估计,其国民应该是匈奴呼揭王的后代,而不是最初的呼揭人。

一个民族的历史就这样变得含糊不清了,让人分不清谁是谁。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翻翻石勒的档案。石勒的祖先是匈奴别部羌渠部落的后裔,祖父名叫耶奕于,父亲周曷朱(又名乞翼加),都曾为部落小头目。石勒健壮而有胆量,雄武而又爱好骑射。曷朱性格凶狠粗暴,胡人们多不亲近他,于是,他常常让石勒代替自己监督治理群胡,各部胡人都喜爱信任石勒。石勒称帝后,追封周曷朱为元皇帝。他们就是当时所说的羯人。

《魏书》卷九五《羯胡石勒传》中说:“其先匈奴别部,分散居于上党、武乡、羯室,因号羯胡。”可见被称之为羯,一方面是因为居于羯室,另一方面在于其都是与匈奴有着渊源的“杂胡”。

这个时候,即使能说羯人与呼揭有关系,但已经关系不大了。

王仲荦认为:羯人是石国(粟特族之一)人,白种人、崇祆教,同匈奴不是一个部落;又据《魏书》有者舌国,《隋书》有石国,都柘折城,即今天的塔什干。据此推断,石勒的祖先可能就是石国人,移居中原后,遂以石为姓。

童超认为羯人是中亚康居人,他们是康居(羌渠)游牧人。两汉时期,康羁属匈奴,因而可能有一部分人随匈奴东来,转战于蒙古草原,其后又随之南迁,逐渐内徙于上党武乡一带。因为他们既是康居人,又是匈奴的附庸,故称:“匈奴别部,羌渠之胄。”

我们分析,尼塞河流域发现的所谓羯人后裔Ket可能是呼揭人的后裔,他们可能是我们前文中讲到的“西王母族”的分支,曾经的西王母古国的民众后裔,是白种,一个非常久远的民族。而石勒的族属应该是羯族,西晋时期的杂胡,它们的族源是不清的、混杂的,因为他们曾让中原百姓苦不堪言,便有了“羯”这个名称。

“羯”表示公羊,最早是指“脾气冲动暴躁的羊”,但后世则多指被骟过的公羊,在极力发展人口的古代,人们不可能用这样一个字为自己族命名。石勒之族被冠之以“羯”,应该说多少是有些“报复心理”的存在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还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民族,戏充其量不过是当时匈奴族的一个白种分支(或部落)。事实也是当时的人们用“羯胡”来泛称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

这样一说,羯人就基本上与呼揭人没有什么关系了,但从揭到羯,在中国北方消失了的,一定是被融合了的。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