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霜雪(马莲湖)
2020-10-29 10:00:58
  • 0
  • 0
  • 6
  • 0

      多年前,听祖父讲过,家乡这一带,在辽西地区北镇市、黑山县、台安县、盘山县这四市县交界处,曾经长期存在一片古湖泊。这个长期,可能是自古以来;这个湖泊,就是古马莲湖,后来也称为莽涨湖。

     在汉唐以前,这里人烟罕至,云蒸霞蔚,是东西200里、南北900里的大辽泽的一部分。唐朝灭亡后,契丹崛起,世代居住大泽。公元983年,辽代中期以后,气候逐渐干旱,辽泽日渐缩小,但是马莲湖作为辽泽的核心,顽强地存在着。

    1930年8月上旬,辽宁遭遇百年不遇的水灾,降雨量达1500—1700毫米,最大24小时降雨量900—1000毫米,细河洪峰流量16200立方米每秒,均为信史以来最大,辽西地区的绥中、锦县(今凌海)、义县、北镇、黑山、阜新、彰武、新民、台安、辽中、盘山等县,长300—350公里、宽100—150公里的范围尽成泽国, 自医巫闾山冲下的巨量泥沙流入大泽,冲毁耕地165万亩,流沙大量涌入马莲湖。

     洪水退后,草原、耕地和湖泊消失,虽然农田和草原慢慢局部恢复,但是马莲湖清澈的湖水,一去不复返。

   

                                                                                               一

   父亲讲述了他早年听到的马莲湖历史传说。

      北镇东南有一个洼地之乡柳家乡,该乡最东部的东青村是柳家乡的第一大村,现住户有800多户,人口大约有3000多人。东青村原名青堆子,原因是该村有一个高达十五米的大土堆子,上面遍布荒草,每到春夏碧绿如毡,所以古名叫青堆子。由于来此开荒的村民大都住在大土堆子的东面,所以此村村名为东青村。

   青堆子地名的由来是在1360多年以前的事。 公元654年,大唐贞观十九年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路过此地,看到的是荒无人烟的一片大草原,同时也见到了很多隋炀帝征东时很多隋军士兵的骸骨。当年隋军进军或是撤回的时候,很多人没有死在战场,而是死在了辽泽里。那年的春天,大将李世勣军发柳城,面对高句丽在辽泽对岸的全线防守,李世勣的先头部队从相距遥远的辽泽北面通道进入高句丽境内,而在经常使用的南面通道则是虚张声势。

      待先头部队扎住阵脚后,唐太宗的主力部队则选择直接渡过辽泽。本想出其不意,但是真到了辽泽才发现情况严峻。《资治通鉴》记载:“庚午,车驾至辽泽,泥淖二百余里,人马不可通,将作大匠阎立德,布土作桥,军不留行,壬申渡泽东。丁丑,车驾渡辽水,撒桥以坚士卒之心,军于马首山。”若不是将作大匠阎立德布土作桥,大军快速通过,唐太宗有可能困在辽泽,等到对面高句丽发现做出反应,有可能会面临当年隋炀帝的困境。

      好在李世民有着一支高效的精英团队,将士的凝聚力也很高,这次“过草地”不但没有减缓唐军的步伐,而且阎立德的土工作业也让辽泽有了第一条可以大体使用的道路。以后的辽、金、元,人们逐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从辽泽进入辽东的通路。

     当时的天气特别炎热,晴空万里,天旱无雨,辽泽污水无法饮用。正在行军的将士饥渴难耐。如何在打辽泽上瞭望远方呢?

   李世民胸有成竹,指示全军每人抓土一把,都来到皇帝指定的地点放下。时间不长,十万人马就堆成一个15米高的大土堆。皇帝和将领们上去往四周观察。李世民指向东北方向说:那里有水可以够百万大军饮用。及至赶到有水的地方一看,是一个方圆不到500米的湖泊。手下的将士说:这么大的一个水坑,怎么够大军饮用。皇帝说:这是铜帮铁底马莲湖,百万大军用不完。当即下令百万大军在湖的四周埋锅造饭,轮流来到湖里取水供大军饮用和做饭。用后一看,湖水还是那么多,似乎此湖有泉眼源源不断予以补充。

   据说这湖受了皇封,湖水在千年以来从未干枯,在每年夏季成为覆盖200平方公里的洼地湖泊,湖心就是500米大洼。

  

                                                                               二

   现在四县交界的这一片草场和农田,就是千年湖泊吗?

       好奇心驱使我查阅史料,正史的记录付诸阙如。

      翻看《黑山县志》,有如下记载:“黑山四家子乡马圈子屯南有个猛涨(莽獐)湖。以前湖比较大,水很深,产鱼虾,近年来湖渐小,水很少。这个湖为什么叫猛涨湖呢?原来有这样一个传说。唐王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时,大军走到这湖西边不远,将士们个个口渴难耐。唐王叫大军停下来,人人抓把土,堆起一个土台。唐王站在土台上四下一看,发现东边有个水泡子。便令大军向水泡子走来。这水泡子的水干净又清凉,千军万马喝过以后,水仍不见少。唐王便封这个水泡子为铜帮铁底猛涨湖。”

   又查找《台山县志》,记载如下:“大明潭位于台安县新台镇南台村大明滩屯内,为陆地自然湖泊。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东征时,其麾下名将薛仁贵领兵东进,经由此地。正逢大旱,酷暑难捱,兵马饥渴已极,薛仁贵坐在马上愁眉不展。正焦灼间,忽见地上有一个小小的孔穴在汩汩地冒着淅淅沥沥的清水。薛仁贵大喜,当即下马,抽出佩剑照着孔穴狠力一插,说也奇怪,那孔穴竟然顿时清泉喷涌,玉珠四溅,穴中清泉如排山倒海般喷涌不止,转眼间便在原地积起了一汪水。再一会儿,便在薛仁贵歇马插剑之地冲成一个大水池!面对突然现身的清泉,将士们欣喜若狂,兵马迅速聚拢过来,围池痛饮,三军始得解渴。唐王率兵东进后,这里便留下了一泓清澈的泉水。至今,村中仍然流传着“唐王东征到明潭,千军万马饮未干”的民谣。直至今日,即使大旱之年,这里的蓄水依然清澈碧透,常年不涸。上世纪八十年代台安县白酒厂生产的“明潭液”白酒曾闻名辽海。

       显然,虽然相距只有几十华里,虽然唐太宗征东的传说类似,依然存在的大明潭,并非当年早已消失的马莲湖。

       翻阅《盘山县志》,还有如下传说。

   唐太宗李世民与军师徐懋公、大将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率大军20万,顶着酷暑,出长安趋河北,过山海关进辽宁,准备跨渤海东征盖苏文。这一日大军从塞北幽州起行渡过绕阳河,直逼镇武堡(今高升)关下,在饮马川西岸扎营。那时正当七月盛夏天气,太阳简直是个大火球,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虽然河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河水清澈,游鱼戏影,但军粮已经不敷维持。徐懋公拈指一算,唐军此一危难还要月余,必须启动应急预案了。他召集各营将官齐集饮马川,用手指向湖中,然后右掌猛地向下一劈,对将士们果断地说,除了监视对岸敌军动静者,其余士卒分批下湖!几个军士早已脱光了外罩,扑通扑通跳入湖中,有的甚至没来得及脱衣就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奇迹很快出现了,约摸一袋烟功夫,肥肥嫩嫩的鲜藕就漂洗了几大筐,大鲤鱼接二连三被甩上岸。这小孩胳膊似的莲藕生咬脆生生、甜津津,又解饿又止渴,切丝剁块煮粥更是黏糊糊、香喷喷,特别爽口,而那河水煮的河鱼更是别有滋味,好吃极了。说来也怪,湖中的莲藕任几十万唐军挖采,却一点儿不见减少,几天一茬,一茬比一茬长的茂盛,那鱼虾蟹蚌也好像身负使命般总也不断条。就这样一个来月时间,凭着饮马川的莲藕鱼虾,唐军熬过了缺粮少米的日子。班师之前,唐太宗驻足远眺,清澈的湖水波光荡漾,硕大的荷叶,晃动的莲蓬挤挤挨挨延向远方,不时有红毛鲤、鲫鱼瓜子跃出水面,太宗百感交集,心潮澎湃,不禁脱口而出,马莲啊马莲,你救了朕,救了唐军,也救了大唐基业,今日,朕封饮马川为马莲湖,以后湖水永不干涸,与日月同在。太宗封湖不久,又命工部在江南采得上等紫檀,于马莲湖畔立碑亭一座,亲提报恩匾额,悬于亭檐之上,意为报答马莲湖的恩赐。从此饮马川被钦封为马莲湖。

   这是关于马莲湖来历的又一个传说。

   我们分析,关于东青堆子与马莲湖的传说,其可靠性尚待考证。因为,隋唐时期,此地河流沼泽遍布,无缺水之虞;沼泽之水,也不可能全被污染。更大的可能,是出于军事上登高瞭望的需要。也许,在观察道路和敌情的同时,发现了一方纯净的湖水。

                                                                               三

    据父亲讲述,四县交界处马莲湖干枯原因,有一个众口相传的故事。因为马莲湖受过李世民皇封为铜帮铁底马莲湖,百万大军饮不完,所以在皇权世代,一千多年都没有干过。在满清王朝被推翻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封建王朝皇帝的时代已经过去,李世民皇帝的封赏也就不灵了。

  民国年间,传说马莲湖内有一件宝物,叫金马驹子。天帝派来一个老乌龟精来到湖里,保护这个宝物。这件宝物在马莲湖呆了千年,由乌龟精保护,所以一千多年湖水不干。从关里南方慕名来了一个高人,来到这里一看,看出马莲湖内有一件宝物金马驹子,知道有一个千年以上的乌龟精在湖里保护此宝。

     南方人就想办法要取出此宝,就往东北方向行走,往前走有十里多地,来到有几户人家的小屯。有一户人家修个马圈,养着一公一母两匹大马,还有大小两头马驹,这户人家四口人,夫妻二人和两个儿子,主人外号叫马大胆。这个南方人长的身材魁梧,身高一米八左右,会些武功。他来到这户人家,借口说口渴来到院内,一边喝水,一边顺便谈到西南马莲湖有宝一事。两个谈话很投缘,南方人向马大胆说:你想不想发财?

    南方人说:马莲湖内有金马驹子一个,是无价之宝,有乌龟精看护。你要有胆量,你我合作取之,卖出后各分一半钱财,你我可以发大财。马大胆说:我的外号马大胆,何谈我无胆量,不知大哥有何高见,怎样取法?听说马莲湖水深无底,我又不会水,进湖取宝我是无能为力。南方人说:我会水,又会武功,能够下到湖内取宝。我和你合作,就是需要你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你要到近处铁匠炉打十把钢刀,每把长要二尺,要纯钢打造,现在我给你拿钱,不怕多花钱,一定要保证钢刀的质量,把刀打好取回。第二件事,咱二人来到湖边,我下到湖中取宝,带进一把钢刀,与乌龟精搏斗,把钢刀扎进乌龟腹内,就得需要带第二把刀。我伸出手,你就把刀扔给我,我就继续跟乌龟精搏斗。以此类推,你可把三把刀一直到十把刀全扔到我的手中,我才能战败乌龟精,才能取到此宝。第三件事是我已战败乌龟精取出此宝,身体已筋疲力尽了,连上来的力气都没有了。我就伸出手来,你在岸边拉到我的手,用力把我和金马驹子拉到岸上来,咱就算大功告成。

   马大胆豪气干云说:我保证帮助你完成这三件事。就到大虎山镇找最好的铁匠炉按标准打了十把钢刀,又买了些酒菜回到家里。晚上两人高兴地喝了顿酒。次日共同来到湖边,南方人就带上一把钢刀脱衣进入湖内,开始与乌龟精搏斗。马大胆看到湖水翻上水花,时间不长,南人把手伸出,马大胆就扔出第二把刀,南方人接住,继续与乌龟精搏斗。

      以此类推,南方人每次伸出手来,都比上次大很多。马大胆扔进第九把刀后,见到南方人与乌龟精搏斗,已杀得血染湖面。此时湖水忽然波浪滔天,声如响雷。第十次伸出手来时,马大胆一看,整个手掌盖到湖面,手掌深红,伸出手来就像要抓他一样。马大胆魂飞魄散,连连后退,远远扔出的第十把刀,南方人没有借住。过些很久,马大胆镇静了一下,慢慢靠近,看到湖面已恢复平静,不见了南方人伸出的手,也没有搏斗的声响了。

      马大胆名曰大胆,胆不大,没有扔好第十把刀,造成南方人和乌龟精同归于尽,都战死在马莲湖中。上帝为了宝物的安全,派神仙把宝物取走,把金马驹安放何地,人间是不得而知了。后来,马大胆夫妻二人给南方人立个牌位,灵前烧香烧纸。一家人还得继续种地养马来维持生活,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后代。以后这里马姓户数较多,此地名由马大胆家养马而起为马圈子。

                                                                                    (四)

        马莲湖的千年乌龟已死,金马驹子也被取走,没有了乌龟精和金马驹子,遇到一年大旱,马莲湖水就彻底干了。后经民国十九年发大水泥沙冲击,把此湖淤平,以后就变成了草场和良田。

   关于此次水灾,外祖父在晚年有所回忆。那是1930年8月民国十九年的一场大洪水,洪水悄悄逼迫兔驮子,就是今天柳家东青堆子向东到大兴村以南的小荒、大荒一带。连续多日暴雨不断,突然各家各户水就涨上来了。听说水是从上游溃坝决口而来。人们在夜里慌乱中无处可避,因为此地为一马平川的洼地,洪水四面八方涌来。外祖父一家和刘锢露一家,先后顺梯子爬上了一个房顶上。那时外祖父家与刘锢露、刘福合一家是房挨房的邻居。外祖父那年才十九岁,尚未成家。几家人都爬上房顶,骑上草房架子,看下面洪水连绵不退,整整三天三夜。他们派外祖父和刘福合下去把粮食和锅碗瓢盆都找出运上来。饿极了,就在房顶开伙。用椽子和木架子搭锅台,锅底再放锅,在下面锅里烧房顶上的柴草。熬了一大锅稀粥,挺过了几天。外祖父就抱着一根木头划出去,漂到一处大坝,后来找到亲属,一起把家人和邻人都救了出来。

   调取水文历史资料,民国十九年(1930年)八月(旧历闰六月),辽西暴雨成灾,大暴雨大致从8月2日开始,到8月6日结束,在包括辽西走廊、辽西北、今盘锦等地区,长300-350公里、宽100-150公里范围内尽成泽国,淹死3500多人(一说一万多人),难民达45万人。当时辽宁省省政府主席臧式毅呈送民国政府灾情报告中的描写:“溯当洪水骤来,奔避不及,或登屋攀树,作庚癸之呼(缺粮向人求借);或枝折榱崩(树断房塌),终与波臣(鱼鳖之类水中动物)为伍。其尤甚者,全村被围,绝粒经旬,路远水深,无法施救,乃至比户(一家接一家)流为饿殍,全家悉就死亡。迨及水退之后,灾民无家可归,非恃乞讨,无以苟存,即赖粥锅以度命。伤心惨目,不忍听视。类此情形,难于殚述。被水之地,复被沙压,永远不能耕种。奇灾浩劫,诚为近百年所未有。”

   那年洪水原因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台风和冷锋共同作用形成的,当年第13号台风登陆,内蒙古东部冷高压向东南移动,交互作用,在医巫闾山地区的山势影响下形成较大的雨带,最终酿成百年间特大暴雨。 

                                                                                                   (五)

       为实地考证老父亲所讲的故事方位,我们驱车前往寻找。

      出柳家乡政府十里地,就到了青堆子的位置。我们放眼寻找,却没有了任何古代留下来的大土堆子的痕迹。就在这一带,原来附近有个砖厂,可能就是农田南边的土坡。原来都挖秃了。我们询问一位垂垂老矣的白发大爷,他告诉我们,土堆子几年前就挖没了,只剩下青堆子砖窑。青堆子只剩下一个极小的土包了,因为里面有蛇出没,才幸存至今。只是周边的土越挖越少了。青堆子砖场从1975年开始取土,导致平原上的这个大土堆消失了,代之而来的是十余个大深坑,成为了大池塘和养鱼池。

    站在千年大土堆子的位置,我们想象当年唐皇大军攒土成山,寻找水源,而今水源就在地下。历史如此波谲云诡,令人一叹。可惜青堆子大土堆,曾是柳家乡标志性的考古记忆,近在八十年代还有留存,可惜最终不保。东青堆子村一带,农田三十多年无甚变化,这里除了种地,没有别的资源。要经商建厂,谁也不愿来这种既无资源又偏僻的的地方,而如果古迹留存,就会有更好的发展契机。

     家兄李春青为此赋诗一首:高山何处仰,过眼尽平川。明主功常在,愚公志亦坚。清河由北至,白日向西偏。赫赫太宗业,谁人堪比肩。

       出青堆子村后,我们决定向东去寻找绕阳河流域的古马莲湖。考虑到此地几条河流都是北南流向,我们驱车一路东行。不到十分钟,我们来到一条大坝之上,一条少水的河沟,一条老式的石板桥,看到了河长制的大牌子。此季河流已断,河水稀少,我们分析可能是春耕时上游黑山一带用水增多的原因。我们决定开车上大坝!

     因为此地大坝可容一车同行,路面平坦,虽是细砂石路,但路况尚好。大坝下面及河滩之中,青翠满目,但多是一人多高的小杨柳,类似当年外祖父看护庞家河排灌站及护河林初期,广泛栽林的大片小树。从绕阳河大坝上下望,前后都是小树林,没有任何大树曾经存在过的痕迹,因为没有大树根的留存。河道深,河水少,不看牌子,想象不到这里就是绕阳河,而绕阳河可是锦州的第三大河呀。

        从大坝上过道,继续冒险在坝上行驶。过了青堆子河段,前面大坝上突然草青木秀,且多为杨树。此片河滩风景甚美,郁郁葱葱,空气清新,较庞家河河道宽了两三倍。大坝上长满了飞廉草,春天尚显柔软,无碍行车。

        到黑山马圈子村,村庄四野,都是大片的农田、草场,以及环绕小村的蔬菜大棚,哪有半点古马莲湖的影子啊!

        照例向墙根暖阳下的老人询问,告诉我们,听老人讲,光绪年间,因绕阳河南流不畅,河水潴留莽涨湖,造成该湖泛滥,为使这一带皇家蛇驿牧场顺利放荒升科,就新开减河通向六合顺入海,从此莽涨湖湖水日渐减少,到日本人来之前,就淤塞了。

       马圈子村西南十华里左右,应该就是古马莲湖,后来的莽涨湖,现在的一片草场。马圈子村紧挨着黑山地区的康家窝棚、靠山屯以及柳家地区的双家村,这几个村庄,应该都处在一个已经消失的古湖泊之上。可以认定,北镇柳家乡东南部的双家村及黑山县的康家、靠山村,就是古马莲湖,就是古饮马川。

      千年古湖,早已消失在历史深处;沧海桑田,能否再现碧波万顷?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