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影之小屯村民会议纪实
2018-03-06 08:55:33
  • 0
  • 2
  • 12
  • 0

         元宵节那天下午,村民组长马国宝风风火火来家里通知父亲开会。他和我握了手,告诉父亲若有事情不去也行。我问父亲他为何不电话通知。父亲说,可能通过大喇叭广播过,但是春天风大,恐怕很多人听不清楚。再说马国宝可能也不知道全体村民的电话,就是知道了,一个个打既麻烦还有费用。所以,马组长就骑个摩托挨家挨户通知。好在小赵家屯不大,有个一个来小时就通知完毕了。

      我正对近二十来年的小屯会议好奇,就陪同父亲一同前往参会。

       路上我方才知道,八十岁的父亲,除了类似的村民会议外,每隔一段时间还会参加村里柳东村党支部的党日活动。目前,柳东村的书记是杨树宝,村长是于树声,在村里口碑甚好。

        党日活动具体时间为,每月的农历十五,除了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两天,每年有十次以上的党日活动,每次两个小时以内。具体地点在柳东村村委会所在地。主要内容为传达上级党委会议精神,学习习总书记讲话、党的文件和人民日报社论等等。

        父亲讲,小赵家屯参加党日活动的党员共有九人,分别是李洪臣、王振福、姚广武、房春文、刘福山、马国宝、姚敬国、邸雪、靳宝等。其中李洪臣、王振福、姚广武、房春文、刘福山、马国宝为老党员。家父李洪臣已经八十岁了,1973年入党,曾经担任过十多年的大队队长和村民主任;姚广武已经七十岁了,他早年是退伍军人,后当过生产队长和大队民兵连长,退休后儿子给他在北京买了房子,每年冬日居住在北京,其他三个季节回到小赵家屯种地。

       六年前,居住在锦州城里的父母亲也是冬去春回,象候鸟一样回归故乡。每年,他们都看着日历盼望着归期。后来,他们实在是怀念农村的辽阔和乡情,最终决定冬天也留在小屯,再也不愿回到城里的蜗居长住了。我们作为儿子,也更喜欢农村的春节和年味。只是要更加关注父母的健康,尽可能多回乡看望和陪伴父母。

       村民组长马国宝是夏家村人,是小赵家屯李少春的姑爷,后来就来到小屯定居了。他为人热情,乐于助人,还有一手做菜做大师傅掌勺的手艺。十四年前,父母办六十六喜庆之时,家里还请来了马国宝在南园子里立起大锅煎炒烹炸呢。年轻党员邸雪也已经三十多岁了,他是小赵家屯鄢霞和邸传双(外号邸四)的儿子。姚敬国是小屯姚海龙的二儿子,曾经在南方地质大队担任合同工工作,常年在野外,无法在当地找对象。后来回到小赵家屯处了对象,就安心在家里务农了。扣了两亩地的一个大棚。那天上午,我和家兄四哥在屯路上漫步,路过大棚,姚敬国热情地送了我们一包刚刚摘下的黄瓜。尝了一根,令人回想起童年时期的味道。我们想订购一整泡沫箱黄瓜,敬国告诉我们,乡里市场上的专卖户已经全部预约订购了。

       此次会议地点设立在马国宝的家里。这是小赵家屯最新的一趟街,父亲讲,这趟街还是他担任村长时批的房场。这之后,小赵家屯再没有扩展了。马国宝家院里养了一条半大狗,“汪汪”叫着欢迎。马国宝爱人在家里迎候,说马国宝正在挨家通知,得一个小时才能回来。

       屋里只有小赵家屯的李凤春的大儿子李建国,外号李大丫头。他前年得了脑血栓,反应慢了半拍。只呆了半个多小时候,他等不得就走了。马家的西屋,准备了会议室,里面摆上了两盒廉价香烟,西墙上挂上了“柳家乡柳东村一事一议美丽乡村财政奖补项目村民会议”的红色横幅”,显得既喜庆又庄重。

      陆陆续续进来的村民,有的说在这里开好,省得跑路,有的说还是村部好,个人家多乱啊。总之是七嘴八舌。马国宝爱人让大家吸烟。她告诉我父亲说,过年期间她是在北镇城里看的孙子,过完年就回来了,因为家里还养着两头猪。马国宝大年三十当天就骑摩托车回屯里来了。北镇城里的孙子是亲家母带着,亲家原来是北镇中医院的老中医大夫,退休了。马国宝和他爱人的儿子,目前还在科威特做石化项目。早先公司安排去沙特干了六七年,沙特项目完工后就挪到了科威特。

       我家老宅的邻居李国志大叔进来,他去年得了脑血栓,但还是一眼认出了我。李国志大叔和我父亲交流了最近打小麻将的心得体会。这期间,我家三哥的小学同学吴大春,四哥的小学、初中同学吴二先后进来,分别问了我两个哥哥的情况。之后姚海凤进来,告诉我他今年六十六了,年前他在辽宁大学担任教授的弟弟姚海鑫两口子回屯,专程看他和他哥海龙,给了东西给了钱,他说给的“东西是东西钱是钱”,当天往返,下午三点开车才回沈阳。姚海风有腰疼病,他很感谢每次去北镇看病后“新农合”报销百分之七十。海风有我家三哥的微信。父亲告诉我,因为姚海凤一直没有结婚,国家给安排了监护人,就是他的侄女,给他侄女每月八十元钱,负责得空照顾照顾他,学名“监护人”。

       后来我还看到了靳凡贵,不过他刚坐定十分钟,有人喊他说家里的蔬菜大棚栅顶,被大风掀开了,他匆忙奔出去了,再没回来参加。

      还见到了从我记事起就在小屯放牛的齐箱,又壮又粗,估计得有二百来斤了,刚坐到横幅下面的木床上,别人急忙递过去椅子让他坐,怕他把人家木床坐塌了。齐箱讲,他一年吃药打吊瓶得花两千多元。齐箱多年放牛,成了专业户,家庭还很殷实。

      我还见到了我小学初中同学房春权的姐姐,房春权搬迁到东青堆子定居了,在那里扣大棚。大家议论,总体很感谢国家的政策,农民每年都有补贴。见到了李国刚的二儿子,他爸过世了,目前和他妈妈娘两个住一起,还没有搞上对象。父亲说,如果他继续在外打工,在工地里也能处上对象。但是回屯里就困难了,因为小屯二十左右岁的小姑娘都没有了,全部都嫁出去了。屯里的人家逐年减少了,从八十年代的四百来人,减到如今的二百八十来人,这还包括到城里读书的孩子们。许多人家是独户,如姚海凤家,王中锋王中元家,或没有儿子女儿出嫁后,地都会转包出去。待到人都过世后,土地就由集体收回了。有的人家空房子,常常被大雨冲击,水淹雨浇,许多空房子慢慢都塌陷了,檩子都折断了。

       此次会议,是在村委会基础上,召开的全体村民大会。村长介绍,这个项目已经报到县里了,但上级政府要求必须履行全体村民“一事一议”的手续,表决路灯的安装和道路的维修,否则不通过。我问父亲,为何不到村委会去开,父亲说,全体党员可以到村委会,因为人数毕竟不多,而全体村民到哪里,没法召集,容纳不了,村民们远道的也不原意那么远赶过去。所以,就把全柳东村分为五个村民组“一事一议”会场,同时开会研究和表决,拍照集中发给上级单位认可存档。据了解,此次将安装26个路灯,从小赵家屯到大赵家屯的一趟街,从村部到孙家屯以及孙家屯里的两趟街,大概一百多米一个。基本都是太阳能路灯。

       可以说,目前小赵家屯以及柳东村绝对不是“一言堂”,许多事情党都会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柳东村曾经是全锦州市的先进村呢。此次我陪同父亲几十年来第一次参加了村里的这次“一事一议”村民会议,感觉别有一番体会。村民组长宣读了方案,不用村民出钱,县里财政拨款。之后村长赶来了。与会村民从里屋炕上、椅子上坐到外屋椅子上、凳子上,里外满满一屋人。坐定后先照相,让坐在炕上的人向前移动以下,以便全体照上。之后全体举手通过了路灯及维修的方案。可以说,小赵家屯村民通过这种“一事一议”制度,加强了自身监督管理的权利,也能够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大事小情都可以参与其中,逐渐地体会到了农民当家做主人。

       据了解,“一事一议”是“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的简称,村民通过这个制度,召开村民会议,向国家申请对本村有益的公益事业项目。村民会议需由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过半数参加,而到会人员过半数通过又是申请项目成功的必备条件。

       “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有两大优点,一是村民参与其中,保障了自身的权益。二是通过该制度,村民或出资或出劳,为本村建设做一份贡献,也为国家省下一部分钱。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国家又制定了一些非常人性化的规定,例如五保户、现役军人、在读学生、孕妇或者分娩未满一年的妇女不承担筹劳任务;家庭确实困难、伤残人士不用承担或减免筹资任务。由于申请来的项目都是村民们直接受益的项目,所以大家积极性都很高。

       散会后,村长于树声与我握手告别,他说:“这样不仅给国家省了不少钱,我们也通过自身努力为村子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