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影之柳家乡种粮大户的成功与烦恼
2018-07-06 09:32:07
  • 0
  • 4
  • 6
  • 0
       

      柳家乡位于北镇市东南洼地,总面积72平方公里,东与台安县的四泡村相邻,东南与盘山县的后屯村相邻,北与黑山县的曹家村、后腰路子村相邻。虽幅员面积不大,可是资源丰富,是个鱼米之乡。全乡人口不到13000人,耕地面积却有63435亩,是北镇重点产粮乡。改革开放40年来,柳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从单一的种植高粱玉米,转变为多种经营。

       长期以来,地广人稀的柳家乡,活跃着十来位种粮大户,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全国种粮大户岳绪全。他的成功,他的患病和烦恼,是许多种粮大户的共同成功和烦恼。

       种粮大户是指相对集中成片承包耕地或租种耕地50亩以上,种植一季主要粮食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红苕、大豆、葫豆、高粱。粮食作物之间间套种的不重复计算补贴面积;按基本种植技术要求规范耕种,不得粗放种植;统一生产经营管理,包括统一耕作土地、统一购买农资、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销售产品;独立承担风险、自负盈亏,独自享有产品处置权。国家补贴标准:对种粮大户实行两个档次补贴标准,即:种植50亩以上(含50亩)至100亩以下和种植100亩以上(含100亩)两档。同一户在同一季种植补贴粮食作物2种以上,其补贴标准按照作物种植面积累计确定。种粮大户补贴实行动态调整机制,具体补贴标准按当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方案的相关规定执行。

                                                                            (一)成功之路

      可以说,岳绪全早年是北镇市柳家乡卢家村一名普通农民。多年来,他立足于农田开发整理,将一处处荒地荒滩变成了千顷良田,通过滚雪球式的发展,他开发和承包的土地面积逐年扩大,效益逐年增加,粮食种植面积从起步的3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25000多亩,每年仅种粮收入一项就达800多万元,成为当地最有影响力的种田大户。2007年,岳绪全牵头成立了柳家乡玉米生产专业合作社和柳家乡养牛专业生产合作社,利用自己现有的农机设备,组织专业合作社成员帮助周边农户耕耙和收割,对有困难的农户提供免费服务,每年为周边农户耕耙、收割面积2万多亩。利用自己的养牛技术,组织专业作社成员帮助周边农户养牛,无偿提供养殖技术,对有困难农户免费提供资金支持。后来,柳家乡养殖户已达到170户,养牛存栏量达到1.3万头。

                                                                           (二)田老师的评价

        我的初中语文老师田长兴先生,也曾经是岳绪全的语文老师。他在写于2014年的《科技致富能手一一岳绪全》一文中,对当年闻名乡里、如日中天的岳老板,做了全面的采访和介绍。

       田老师全文如下: 在那“九河下梢,十年九涝”的下洼甸子里,竟然飞出一只展翅高翔的雄鹰,他就是全国驰名的种粮大户科技致富能手—岳绪全。提起岳绪全,并不为众人所知,可是,一提起“岳三”来,无人不晓。他是北镇市柳家乡卢家村党支部书记。以前,岳三家境贫寒,初中未读完就辍学了。失学后,开始跟父亲学种田技术,农闲娱乐时,到甸子里打渔摸虾,索性捡回几个野鸡蛋。随着年龄的增长,岳三懂事了,他越发感到知识的缺乏,渐渐懂得:“干到老学到老”的道理。于是,自己去北镇书店买回一些科技种田书籍,并订阅一份科技晚报。从中学习科技致富门道,搜集致富信息。一天,他从报纸上看到丹东市凤城市大梨树村毛丰美老书记带领乡亲致富的事迹,从广播里听到兴城市四家子乡党委书记张文成改变家乡面貌的报道,深受启发,觉得一个共产党员想的应该是民生,干的是为民服务。一天晚饭后,他把带头致富、开荒种田的想法,跟家里人讲了,得到全家人的支持。过了几天,乡党委书记下乡来到卢家村,他又把买甸子搞开发水田的想法,跟领导说了,书记握住他的手,连声说:“好,好!大胆干吧!”当时,绪全无比激动。觉得自己老有冲劲不行,必须有科学种田的真木领。要把困难估足,把措施想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寻求科技致富之路,他冥思苦想动脑筋。先后几次到书店买来科普读物看,还俯下身子向村里老农询问科学种田技术,赴盘锦专访水稻种植方法。“千亩开发,机械先行”,为了筹集资金,购买农机具,他向亲友借资,多次请求银行贷款,短时间,一台台拖拉机、四轮车、收割机、挖掘机……购进来。那年秋末冬初,他跟几个哥们,打响了秋翻整地、开荒种田的攻坚战。第二年春天一解冻,不少人开始整地、修池埂,插秧的大会战如火如荼,经过风吹日晒,摸爬滚打,一次次灌水、施肥、金秋十月,垦荒试种的千亩稻田五谷飘香。两年多的开发种田实践,岳绪全深深懂得了一个道理:知识就是财富,技术就是钥匙。书籍才是宝贝。丰收之后,岳三心胸更加开阔了,又在开荒种田的基础上,建起了养猪场、养牛场、昔日的南大荒,不仅是粮仓,也是规模宏大的养植场。短短几年间,岳三从一个普通农民,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状元,他的事迹很快被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发表在辽宁电台、锦州日报上。三年前还代表我省种粮大户进京受奖,受到国务院副总理的接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群众的期盼落在这位硬汉上。去年村党支部改选时,卢家村的全体共产党员,一致推举他为村党支部书记。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上任后,绪全总在琢磨: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溜油。脑子里整天在想: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彻底摆脱贫困的困扰。行动付诸于实践,如今这位基层致富带头人,舍小家,顾大家,每天起早贪黑为百姓服务,是他在柳家市场建起了“三全种植合作社”,“三全蔬菜服务栈”,“三全”农家饭庄,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种植、销售和就餐;是他主动安排一些劳力,到他养殖场就业;是他扶植百姓扣大棚,搞养殖:又是他跟大伙儿一块读书、学技术、选良种,帮助群众卖余粮。目前,他响应市、乡党委号召,抗灾齐丰收,整治乡村环境,在新建的文化广场上组织村民跳舞、扭秧歌、打篮球、健身

  这正是:百姓高兴拍手笑,称赞岳三书记好,有了致富带头人,喜看卢家新面貌。

                                                                            (三)烦恼和隐患

        2012年,岳绪全曾经接受国家主流媒体的采访宣传。“ 阳春三月,春耕备耕在即。流转承包1.5万亩土地的辽宁省北镇市柳家乡卢家村种粮大户岳绪全,走在春天的田埂上,双脚沾满了泥土。他已经开始谋划新一年的粮食生产了。好政策须让真正种粮的人受益 种粮大户岳绪全也有苦恼,目前最让他头大的是油价又涨了。‘一吨柴油涨了近300元,我的农用机械除了满足自己需求外,还为附近的5万亩地提供机械服务,一年的机械用油200—300吨,原来的利润就很薄,一亩地的纯利润3—5元,除去机器磨损折旧,按现在的油价利润归零都归不上,很可能要赔钱了。’岳绪全的苦恼反映着众多种粮大户的心声。

       纵观柳家各种粮大户,是以科技致富能手岳绪全为代表的。种粮大户在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和产出率。当前农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已严重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农业不相适应。种粮大户的出现,使得粮食生产走上规模化、集约化之路,也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土地的撂荒现象,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和产出率。其二,稳定了粮食种植面积,促进了粮食增产。他们不仅现在全部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而且今后的发展设想是通过改善生产条件,选用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收益,继续从事粮食作物生产。其三,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种粮大户集中了部分土地的经营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从进城打工中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时将土地流转给大户,获得了不低于种地收益的地租,此外,大户还可为不能外出打工的劳动力提供了本土就业岗位,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工资性收益。

       诸多隐患:其一,种粮大户承租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普遍比较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突出表现在:排灌体系不健全,设施不配套,机械设备老化,沟渠淤塞严重。此外,交通不便、道路不畅、农电线路老化、仓贮条件差等是大户最急需改善的。其二,农技服务不够到位,制约产量与效益提高。种粮大户普遍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学习,对农业新技术掌握的较少,科学种粮水平低,迫切需要农技部门专家进行技术培训与帮助,尤其在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田间管理及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希望得到专家和农技人员的及时指导。其三,农机化程度依然偏低,大户生产成本大。稻、麦生产主要环节的农机化不够配套,尤其在水稻机械插秧环节,由于受投入、耕地条件和农艺措施的制约,目前机插率普遍较低,大户的生产成本较大。其四,缺乏资金,融资困难。一方面投入资金大,需要缴纳可观的承租费,需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同时还要雇佣劳力,发放工资;另一方面银行贷款困难,目前农村信贷手续复杂,贷款金额小, 同时农田不能抵押,多数大户享受不到银行贷款。其五,土地承包不规范,影响持续发展。有的承包时只是口头协议,没有书面合同,生产过程中纠纷不断,有的承租期较短,具有不稳定性,影响了大户投入农田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其六,生产资格价格上涨过快,经营效益下降。近两年来,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价格年均涨幅普遍在15%以上,同时劳动力价格也上涨至100元-120元/天,严重影响了种粮的直接经济效益。其七,粮食生产风险大,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大户普遍对粮食生产进行保险的要求十分强烈。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农业保险尚处于起步阶段。粮食难卖上价,但是承包款、雇工费等各项成本却哪样也不低。“从农民手里承包的每一亩地,每年要给农民一千块钱的承包金,这是一笔雷打不动的开销。”最让大户感到头疼的是不断上涨的人工费用,“现在农忙雇个临时工,一个小时最低也得五块钱,如果赶上用工紧张,一小时没有个七八块,连个工人也找不到。”

       岳绪全身边很多土地流转的种粮大户,也跟他一样在进行着类似的无奈转型。国家对种粮大户有各种优惠政策,但是作为实际的种粮人,土地流转大户却很难享受到政策补贴。国家的粮食直补款都是发放到农民手中的,而土地流转大户作为承包人是没办法享受的。岳绪全的烦恼不是一个人的烦恼,全省还有很多“岳绪全”。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过去,我们主要着力于“推动”土地流转,而现在岳绪全面临的问题恰恰在提醒我们的相关部门,要把工作引向深入,深入到“土地流转之后”上来。如何为承包土地的大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避免流转土地非粮化倾向,为农民提供更优惠的政策,并使这些政策真正落地等,都是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的。8种粮大户的作用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身体!身体!身体!

       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岳绪全罹患重病尿毒症,而他的得力助手大儿子,也糖尿病缠身。作为亲力亲为的种粮大户,他们就是企业的顶梁柱,顶梁柱的失去,企业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重大影响。

       纵观农民企业家,“吃得好,营养少;喝酒多,吃饭少;陪笑多,欢乐少;酒店多,回家少。”这是很多农民企业家的真实写照。看似潇洒,其实孤独。看似调侃的描述,却真实反映了民营企业家的生存状况。调查表明,很多的中国企业家和创业者忘我地投身于事业之中,在成就个人辉煌的同时,却也付出了沉重的健康代价。

      《中国企业家》对部分企业家进行了健康体检,结果令人担忧,发现企业家们“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问题表现明显,40%被查者有不同程度脂肪肝、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其他病因还包括各种囊肿、颈椎病、胃病、糖尿病等。按WHO的标准,完全意义上的健康者几无一例。在每个人身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健康问题,而且在一个人身上同时有多种疾病存在,仅仅是还没有发展到出现症状而己。而中国当代的企业家们大多已步入中年,中年时期是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时期,事业越做越大,随之而来的责任和压力也越来越重,而此时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由成熟稳定逐渐转向衰退,许多慢性疾病将在这个时候埋下“种子”,若再不注重养生,长期过度疲劳,损耗的体力得不到恢复,减少的能量储备得不到补充,促使机体重要器官提前老化。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企业家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在其成功的背后,有多少人知道企业家的辛酸和承载的重压呢?王均瑶生前的一番话却令人深思:“很多人看我做到现在的样子都说不错,但这‘不错’两个字里是我20年的酸甜苦辣……”

      企业家会出现如此多的健康问题?一是,企业家工作时间过长。有53%的企业家目前每日工作时间多于12个小时,甚至达到16个小时,身体长期处于过度疲劳的状态;尤其是一些企业,由于管理不规范,员工职业化程度不高,企业的中层管理者管理能力不足,导致企业内部很多事情需要老总去亲力亲为,加之整个企业外部关系的维护,老总的应酬等等,所以基本上90%的企业家工作的时间都远远高于一般人群,身体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而且长期得不到缓解。

       二是,企业家的健康意识尚待提高。有相当多的企业家对于健康问题的不重视态度,甚至存在着舍健康而求财富的价值取向误区(经常应酬陪领导,客户喝酒),是造成企业家健康问题的重要思想根源。在与企业家接触和体检资料分析中,我们发现企业家普遍存在着健康意识不强的现象,在疾病的防治方面存在着“一个不足”和“三低”的问题。“一个不足”是对存在的疾病危害和严重性认识不足,随之也就出现了“三低”。即知晓率低:不知道自己存在什么病;治疗率低:有病了没有积极正规的治疗;有效率低:即便是治疗了,治疗不达标,也没有再继续就诊检查治疗效果。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企业家健康问题日趋严重。

       三是,外在种种压力累坏了企业家。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企业家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在其成功的背后,有多少人知道企业家的辛酸和承载的重压呢?企业的战略规划,内部的管理控制,市场的竞争,外部的关系,资源整合等等很多的东西都需要我们企业家朋友去思考,去处理,但是很多中国的企业家的对现代企业的管理偏偏是弱项,所以压力非常大,其中“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制定企业战略”是企业家面临的最大压力,有67.8%的企业家承认在处理这项工作时,感觉压力很大。然后就是“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选率为49.15%,而“处理与企业生存环境相关的复杂关系”也是造成企业家工作压力的另外一个来源,排在第三位,因此很多企业家患有轻微的抑郁症,狂躁症。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任何一段经历,都是那个时期的国民的共同抉择,历史是我们亲手编裁的一件衣服,一旦穿上,却再也脱不下来。正如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所说的,“每个人对于他所属于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

        “挫折”面前,有人从此一蹶不振,彻底绝迹江湖;有人多年后重整河山,依然我行我素。对每一个风头一时无二的企业家来说,商业就是他们的宿命,即便失败一次又一次,他们仍要走在这条艰辛的路上,静候再一次绽放。不断磨砺,不断自残,使自己从一个狂热的“革命者”,变成从容不迫的“政治家”。大起大落的快意人生精彩如武侠小说中的侠者:好看,不好做。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故事,或许比持续成功的马云、马化腾更有看头。

       海明威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农民企业家的发展,也同时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