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影之柳家旧战场访古
2018-04-15 01:18:33
  • 0
  • 10
  • 37
  • 0

        柳家乡位于辽宁省北镇市东南边界,处于北镇、盘山、台安、黑山四县交界地带,上世纪初尚是一片沼泽草原,总面积60平方公里。所谓的柳家旧战场,指的的以此为点,从周边十公里到百公里范围内发生的一系列战争。这些战争主要有曹魏征伐公孙渊之战,隋唐征伐高句丽之战,辽西义勇军之战,辽沈战役阻击战与围歼战。

                                                                                                   (一)

        据全国第一个县域级别的《北镇文化通揽》记载,辽西古道曾经繁华一时。往来中原王朝的朝鲜使节有诸多赞叹。朝鲜著名的实学派文学家、文献学家李德懋于朝鲜正祖二年(1778)以朝鲜使团书状官随员身份入燕,归后写下了记录入燕行程的《入燕记》。其中记载:“西北望,始见天来遥山如眉,此医巫闾山余麓也。平芜连天,畜牧遍野。大抵辽野三里五里,村保联络,烟火通望,鸡犬相闻,无不垦之田......老稼斋自燕京归时,路由此入桃花洞。所历店铺、堡、驿,亦颇繁盛。”

      这是一个长期被遗忘的角落,这是一个曾经风起云涌、短兵相接的旧战场,这也是一条跨越时空的辽西古道,这就是四县交界的平原地区——辽西古道。这是条断断续续长达近百华里的古道,沧海桑田,辽西大地上时而绿荫遮天蔽日,野花竞相怒放;时而洪水泛滥成灾,巨浪跌宕起伏。一条自北而南的绕阳河以及大大小小的支流始终相伴古道左右。新建的古色古香的凉亭和成片的湿地保护区、芦苇荡时隐时现,此景此镜天地合一,为家乡的访古增添了不少诗意。

        辽西古道对人们并不陌生。从大的时空来说,自远古到明清,无论是中原政权想要经略东北地区,还是北方政权想要南下中原,都要经过一片范围广大的山区。北宋苏轼就写到“燕山长如蛇,千里限夷汉”。历史上燕山地区到辽西的主要交通道路,主要为卢龙道、古北道、傍海道三条路线。分别对应了今天的唐山的喜峰口方向、北京的古北口方向、秦皇岛的山海关方向。隋唐统一以前的两晋时代,辽西地区一直是鲜卑和高句丽争据之地。隋唐统一后,先后十余次对高句丽地方割据政权进行了征伐。隋唐东征,即由今辽西朝阳渡过大凌河和辽河,东至辽阳的干道。这条交通线是汉魏以来,辽西和辽东郡之间的古道,北镇、盘锦地区正处在这条干道的枢纽之地。这条由西至东横贯辽宁的陆路干道,其南道又称“汝罗道”,由“营州”经大凌河下游的“燕郡”、“汝罗城”“巫闾守捉城”,渡“辽泽”,经“辽队”,进取襄平“首山”,直至“辽阳”。其中道又称“怀远道”,由“巫闾守捉城”、“怀远镇”、“蛇山子汉城”,然后东渡“辽泽”,而至“险渎县”,再渡辽水,而达“首山”与“辽阳”;北道又称“玄菟道”,由“巫闾守捉城”、“怀远镇”,东渡绕阳河,而至“通定镇”,再渡辽水,而达沈阳东“玄菟”。

     

                                                                                       (二)

        南道“汝罗道”,就是汉魏时期的“昌黎—辽队道”,汉魏毋丘俭、司马懿出兵辽东均由此道。

         据《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景初元年(237年),孙权遣使到高句丽,欲联合袭击辽东,辽东有被孙权所逼夺的危机。而且不久公孙渊即公开反叛,自立为王。形势变化,彻底解决公孙氏割据势力的时机终于成熟了。这时,明帝才命毋丘俭、司马懿等大将先后两次出兵攻讨公孙氏,平定这股存在了多年的割据势力。公孙渊公开反叛后,明帝首先是命毋丘俭率军征讨,但不利而返。失利的根本原因,是这次出征仅发幽州一州诸军。据《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毋丘俭传》载,青龙年间(233年至236年),明帝“以俭有干策,徙为幽州刺史,加度辽将军,使持节,护乌丸校尉”,并令其“率幽州诸军至襄平,屯辽隘”,为征讨公孙渊作准备。《三国志》卷三《明帝纪》载,景元元年(237年),孙权谋袭辽东的时候,明帝“遣幽州刺史毋丘俭率诸军及鲜卑、乌丸屯辽东南界”,应付紧急情况。公孙渊公开反叛后,明帝马上命毋丘俭前往讨伐。可见这次出征仅为毋丘俭所率幽州诸军。)实力不够。当时朝臣卫臻就指出了毋丘俭,“偏军长驱”(注:《三国志》卷二十二《魏书·卫臻传》。)的不足。所以第二年再次征讨公孙渊时,充分吸取了这个教训,加大兵力,发兵四万人,命当时最有威望的太尉司马懿为统帅,走“汝罗道”,即“昌黎—辽队道”全力以赴。公元238年(景初二年),明帝召回太尉司马懿,令其率兵四万讨伐公孙渊。

       经过多年战争,司马懿对于攻取坚城有了丰富的经验。其要诀有二:一是要动作猛烈。攻城行动先要作好充分准备,一旦开始即如暴风骤雨,不给守敌以任何喘息的机会,直至破城为止。二是要手段多方。当时的攻城之术甚多,或高筑土山从上而降,或深掘地道由下而入,或以钩梯直接登城,或以冲车冲击城门。这些有效的攻城手段,全部都要同时采用,使对方穷于应付。此时此刻,司马懿把这两手绝招都亮了出来,公孙渊如何招架得住?《资治通鉴》卷七十四记载,曹魏军队当时的战况是:“昼夜攻之,矢石如雨。渊窘急,粮尽,人相食,死者甚多,其将杨祚等降。”司马懿纵兵攻入襄平,大开杀戒。共计斩杀公孙渊文武官员两千多人,年龄十五岁以上的男性兵丁七千多人。襄平城中,尸积如山,血流漂杵,一片恐怖景象。自从董卓之乱前夕即占据辽东,至此已达四十多年的公孙氏势力,被彻底消灭了。辽东的地盘,以及所辖的三十多万人口,也归入曹魏王朝。

                                                                                          (三)

         北道又称“玄菟道”,即隋唐时期征伐高句丽的新辟之路。

         据《资治通鉴》记载:“(五月),庚午,车驾至辽泽,泥淖二百余里,人马不可通,将作大匠阎立德布土作桥,军不留行,壬申渡泽东。……丁丑,车驾渡辽水,撤桥,以坚士卒之心,军于马首山。(《资治通鉴·第197卷》 公元645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五月,庚午(初三),唐太宗车驾到了辽泽地,这一带二百多里的沼泽地,人马都不得通行,将作大臣阎立德用土铺垫作桥,军队昼夜兼程。壬申(初五)渡过辽泽东去。……丁丑(初十),唐太宗车驾渡过辽河,撤毁桥梁,以此来坚定将士们的信心,唐军驻扎在马首山。

        唐太宗东征时,“至辽泽”,“渡辽水”。专家说,汉、唐之际,从辽泽到辽河的地理位置,就在今天的盘锦北镇交界地区。由此可以这样解读,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五月,唐太宗率领征东大军,初三,到达盘锦北镇交界地区,用三天穿过这一带“泥淖二百余里”;初五这一天,渡过辽河;初十即行程五天后,才到达征东之地。算来,唐太宗从进入盘北到离开盘北,用了三天时间。

        所谓“辽泽”,指古代辽河流域广阔的沼泽湿地。唐军至“辽泽”,则专指辽河西岸的沼泽湿地。清代学者曹廷杰《东北边防辑要》云:“辽河至(鞍山市)海城县西南五十五里谓之三岔河。当东西往来之冲要,亦谓之辽泽。”三岔河是辽河汇合浑河、太子河之处,其渡口为古时辽东通往中原的咽喉,当然也是从中原通往辽东的关口。它地处今盘锦东和海城北,现在的盘锦盘山县有三岔河渡口。唐太宗“渡辽水”是通过这个渡口,由辽河西岸到达辽河东岸,即从盘锦东到达海城西。在这之前,唐征东兵马行进“泥淖二百余里”,就在盘锦北部、北镇南部境内的沼泽湿地。

       地态的变化,在通常的情况下是缓慢的。盘锦北和北镇南这个地方,千百年来一直以湿地生态为主。据勘测,盘锦区域面积为4071平方公里,而湿地面积是3150平方公里,占其总面积近80%。现在的盘锦市,仍以“湿地之都”而著称。这里有世界第一的芦苇荡、天下最美的红海滩等。1300多年前,唐太宗车驾从这一带穿过,很可能无意赏景,却有心征服沼泽湿地。将作大匠阎立德“布土作桥”,确保了车马的前行,不能不说是一大历史创举;唐太宗领兵越过了这片湿地,不能不说是一大历史奇迹。有资料显示,唐王朝几次东征,在进发或返回时,曾多次途经盘锦湿地,因而在这里留下种种印迹,流传着不少民间故事。

      

                                                                             (四)

         父亲在《乡村往事》中,记述了他听老一辈人讲述的一千多年以前的柳家古史传说。

         柳家乡的东青村是柳家乡的一个大村,现住户有八百多户,人口大约有三千多人,位于柳家乡东部,过四大队、五大队以东的一个村。东青村原名青堆子,又叫张家窝棚。东青村的西边有一个高达十五米的大土堆子,上面长满了青草,所以地名叫青堆子。由于居住地的村民都住在大土堆子的东面,所以叫东青村。

        唐王李世民御驾亲征路过此地,这里是荒无人烟的一片大草原 。当时的天气特别炎热,多日没有降雨,大地干旱。百万大军路过此地找不到水,正在行军的将士渴的没有办法,先锋官就来到御驾前请示皇帝想办法。李世民是一代名主,看了看天气,晴空万里,天旱无雨,当地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在几十里方圆无有人烟,在近处找水喝是办不到的。

       李世民沉思了一下,想了想,就指示先锋官下令每人抓土一把,都来到皇帝指定的地点放下。时间不长,这些人马每人抓一把土放下后就堆成一个十五米高的大土堆。皇帝和御前大臣上去往四周一看,皇帝用手一指东北方向说:那里有水可以够百万大军饮用。李世民下了土堆后带领手下文武大臣和百万大军就往东北方向而去。到了有水的地方一看,是一个方圆不到五十米的大坑。手下的将士说:这么大的一个水坑,怎么够百万大军饮用。皇帝说:这是铜帮铁底马凌湖,百万大军用不完。当即下令百万大军在湖的四周埋锅造饭,轮流来到湖里取水供大军饮用和做饭。百万大军饮用和做饭,用后一看,湖水还是那么多,一点没有减少。

      据说这湖受了皇封,湖水在千年以来总是那么多,从不干枯。直到满清以后民国时期才干了,现在马凌湖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

      在青堆子东南,有一个村名叫得胜碑。这个村名的由来与唐王征东有关。当年唐王李世民和他的将领带领全军在马凌湖左右埋锅造饭,全体将士吃饱喝足后,元帅尉迟敬德命令前部先锋薛仁贵迎战东南方开来的高丽军队。高丽领军元帅是盖苏文,他最怕的就是白袍大将薛仁贵。薛仁贵作战勇猛,一鼓作气战败了高丽军队。唐王李世民来到作战胜利的地点一看,那里也是无有人烟的地方。为了留作纪念,唐王下令从外地运来一块石碑刻上得胜碑三个大字,立于此地。后来由于关内人口增多,有的来到关外谋生,来到此地看到此碑,在这里安家落户,所以此地的村名叫得胜碑。

        据考证,如今在辽宁境内与唐王征东有关的“青堆子”尚有大连庄河青堆子镇、本溪调兵山青堆子村、北镇青堆子镇。而得胜碑,在辽宁也有辽阳、大连、盘锦等多处。

                                                                                        (五)

        抗日战争时期,家乡一带也是战火纷飞的杀敌战场之一。在辽宁,抗日义勇军兴起最早,发展很快,斗争也相当活跃。沈阳失陷后不久,在沈阳西部兴城、北镇、新民、黑山、大虎山、锦西等地,义勇军纷纷抗敌,四处主动出击,使日本侵略军昼夜不安,终日疲于奔命。

       外祖父母都是盘锦三棵树人。外祖父在晚年,还恨恨地讲述日本人杀胡子的事,实际上很多胡子是辽西抗日义勇军。在盘锦高升街刑场上,日本人用小军刀处死胡子。十多个胡子们,被五花大绑,在高升街上站成一排。日本人也不用枪,就用战刀,当众砍头。那时胡子多是穷苦的农民,打家劫舍也杀日本人。外祖父还讲过义勇军围攻日本人的事。一小队日本人被义勇军追赶,残余的三个日本兵退到一个大壕沟里,正面防守。日本人枪打得准,一枪一个,几十个人围攻,死伤了十六七个人,就是打不下来。当时日本兵属于关东军,训练有素,而义勇军多是散兵游勇,有的是刚拿枪的农民,武器不行,连手榴弹都没有。因为伤亡甚大,又听说日本人增援正在赶来,就无奈撤退了。一次,抗联袭击高山子车站。车站里有歪把子机枪,三十多人围攻不下,正在胶着,突然,从大虎山车站的日本骑兵增援过来。抗联抵挡不住,一路转移,终于在夏家屯被合围,全体壮烈牺牲。据姥爷讲,打仗可不是总能胜利的,组织进攻高山子就是一次失败的战斗。没有速战速决,又不掌握大虎山有日军骑兵的情报,吃了大亏。辽西义勇军袭击高山子后,日本装甲运兵车疯狂向高山子山上开炮。那个年代,山上都是松树,日本人轰倒大树,引发了山火。及至村民们等日本鬼子走后救火,已经烧的差不多了。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无数先烈的牺牲累计,成就了最后的胜利。

       据张知匣、 金果林、 胡玉军等记者在《追寻义勇军》一文记载,他们寻访了义勇军最早诞生的地方——辽西的盘锦、北镇和黑山地区。这里民风淳朴粗犷、耿直剽悍。就在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仅五天,也就是1931年的9月23日,辽西大地上的抗日勇士项青山、张海天、盖中华等部四百余人,英勇无畏地袭击了日军控制下的田庄台镇、营口市发电所和水源地等。这是“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日军在东北首次遭到民众的迎头痛击,辽西英豪打响了中国民众武装反抗日本军国主义入侵的第一枪。

  沿着昔日义勇军曾经顽强战斗的线路,沙岭地区狭窄的土路两旁,不时有一处处水塘闪过,几处农家院落静静地点缀在无垠的平原上。这里曾是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一、二、三路军指挥部所在地,也是义勇军痛击日寇和汉奸的重要战场之一,发生过义勇军首领项青山、张海天智擒日酋汉奸的传奇故事。1931年11月,投降日寇的大汉奸凌印清以“旅长”的伪职为诱饵企图招降项青山、张海天等,于是项青山、张海天将计就计,将汉奸凌印清和日本关东军顾问仓冈繁太郎等十九人诱到这里生擒活捉并枪决。

  沙岭的辽河魏家口子段西岸,晚春的辽河水流湍急,河岸边生长着稀稀落落的柳树。此处就是当年义勇军张海天、项青山处决汉奸凌印清与日酋仓冈繁太郎的地点。记者们伫立凝思,他们感叹生发出对义勇军正义威严之举的敬意与钦佩。正是由于张海天、项青山、盖中华等盘锦抗日勇士的英勇表现和非凡战绩,受张学良指令主持东北抗日大计的黄显声在组建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时,就将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一、二、三路军番号授予项青山、张海天、盖中华率领的抗日队伍,三位首领分别被委任为司令。据专家说,张学良将军还亲自在北平的德国饭店接见了项青山,并将一块镶有本人照片的怀表赠送给这位抗日豪杰。

  这三路抗日大军在盘锦的盘山、沙岭、大洼、田庄台以及海城、牛庄、台安、辽中、沟帮子、北镇、阜新等地多次攻击日寇,成为东北大地上一支令日寇闻之丧胆的爱国力量。1932年1月16日,盘踞于海城的日寇二百余人连同三百余名伪军西渡辽河,进犯当时第一、二、三路义勇军的指挥机关驻地——沙岭。项青山、张海天等连夜率领抗日义勇军三千六百多人,在沙岭一带布设了歼敌战场,经过一夜激战,击毙日本关东军大佐河野英基,消灭日伪军三百余人。义勇军“沙岭大捷”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据记载,项青山、张海天、盖中华等率领抗日义勇军队伍四千多人,仅在1932年5月至12间,就与日寇战斗五十余次,歼灭日伪军三千多人,其中击毙日军近五百人。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九·一八”事变以后处于国破家亡境地的东北人民,在白山黑水之间燃起了民族自卫的抗日烽火,作为东北沦陷初期的自发抗日武装力量,东北义勇军人数最多时达到三十万人,其活动区域遍于全东北。

   据考证,盘锦烈士陵园始建于1984年,园内中央建有无名烈士碑,碑前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徐惠滋于1994年4月14日题写的"浩气长存",楼西侧建有一座革命烈士展览馆,无声地祭奠着无数长眠在这里的义勇军英魂。

                                                                                     (六)                                                 查找史料,东北抗日义勇军,最早出现于沈阳和辽西一带。辽西义勇军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斗争中,表现尤为突出。事变后,辽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黄显声、公安局督察长熊飞(熊正平),在当时东北军秉持蒋介石“不抵抗”命令,不战而退的情况下,挺身而出,率警察、公安队千余人,抗击日军。后退出沈阳,撤到锦州。沿途组织发动民团、警察,组成一支拥有8个总队的抗日队伍。他们的发动,直接影响了此后辽西地区的抗日斗争。此外,在辽西一带的民团与抗日义勇军中,规模较大的有:第四路军耿继周部、第五路军潘世贤部、第十二路军于伯恩部、第二十五路军赵大中部、第二十路军金子明部、第四十八路军郑桂林部,还有后期由朱霁青、宋九龄领导的东北国民救国军。这些义勇军转战于绥中、兴城、锦西、锦县:义县、北镇、黑山、新民、沈阳,他们沿京奉路沿线举起义旗,奋起抗日,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其中,仅在1932年至1933年两年间,在辽西就曾出现了义勇军活动869起。

     《决战锦州》一书,对辽西义勇军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斗争作了概述:

      1931年10月2日,日本关东军决心要覆灭锦州政权,驱逐张学良至关内。10月8日13时40分,日军以“集结兵力,企图暗杀日本军官及在满的反张人士,利用土匪散布谣言,扰乱治安”为由,出动6架侦察机、5架轰炸机对锦州交通大学(今锦州铁路一中)、二十八师兵营(今市场里)、张作相私邸进行了轰炸,投弹75枚,炸死炸伤平民多人。10月10日,国际理事会在巴黎开会,通过了《劝告日本迅速撤到满铁附属地的决议》,但同时又同意了日本提出的《保留讨匪权的宣言》,关东军司令部以此为由,13日,制定了《进攻锦州的方略》,为掩人耳目,日军参谋本部15日发出训令,进攻锦州“要与讨匪同时进行”。

      18日,日关东军司令部又制定了《我军为反攻锦州向大凌河畔进军的要点》、《进攻锦州附近敌阵地的内容计划》,补充和调整了兵力。同时,日陆军中央部指示,要起用华人头目控制的集团夺取锦州。10月19日,关东军派原奉天讲武堂教官、预备役步兵大尉仓岗繁太郎等14人,以重金收买了汉奸凌印青,网罗溃兵、民团、土匪成立了伪“东北民众自卫军”,凌印青自任总司令,仓岗为顾问,设了18个师的架子,为进攻锦州的先头部队,日军在《盛京时报》宣扬“雌伏十年审机待时之凌印青决然誓师西征。……查其作战计划,似先剿抚白旗堡、大虎山等处之东北军,进而占据锦州城,驱逐张学良退入关内为第一段。”22日,凌印青到达台安县大坨子附近,与东北边防军隔河相望,29日,挺进到盘山胡家。与此同时,日军于30日在辽中县城扶植张学成(张学良堂弟)收编东北军旧军官、辽西一带土匪3000多人,编成6个支队,协同凌印青合攻锦州。29日,“东北民众自卫军”在胡家与东北军十九旅发生激战,辽宁省公安骑兵总队前来增援,“东北民众自卫军”溃退,后联络当地两支农民抗日武装,以归顺“东北民众自卫军”为名,在司令部生擒凌印青及仓岗顾问,并处决于盘山沙岭子。

      11月初,日军又委任张学成为“东北民众自卫军”总司令,在北镇高山子收拢凌印青残部等,组成8个支队共4000多人,声称要“揭旗西进,与锦州驻军炮火相见”,辽宁省公安骑兵第二、三总队前去围剿,“东北民众自卫军”一战即溃,张学成及日本顾问全被击毙。两股伪军被全歼,使日军先用伪军攻打锦州的计划彻底破产,于是,便开始了直接出兵。11月27日,日军10架飞机轰炸沟帮子,部队与东北军激战于新民青岗子,当晚,日军第四混成旅团占领了绕阳河,第三十九旅团占领了大虎山,守备队控制了北宁铁路,预定28日占领锦州。此时,日本政府惟恐出兵辽西,招致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急命关东军撤至辽河以东田庄台待命。

       12月19日,日军向锦州守军下达了通牒,称一个星期不撤兵,即大举进犯。12月21日,日军沿北宁、大(虎山)通(辽)、营(口)沟(帮子)铁路沿线向锦州展开全面的进攻,出动飞机20架,轰炸沟帮子,遭到东北军十九旅、炮兵团和义勇军的顽强抵抗,相持7昼夜,最后被日军第四旅团占领。31日,日军到达大凌河畔,当日,张学良下令撤兵关内,锦州的东北边防军5个旅4万多人,分乘7个专列入关,留下3个骑兵总队维持治安。1932年1月2日,日军第八混成旅团在炮火的掩护下,强渡大凌河,骑兵第三总队稍做抵抗,即撤向锦州市内。1月3日4时,辽宁省政府撤出锦州,沿北宁路向关内转移,10时,日军第二十师团进占锦州。第二天,日军又向义县、锦西、兴城、绥中进犯,9日,推至前所火车站,至此,辽西走廊被日军控制。

       在辽西即将失陷的危难关头,辽西义勇军首领在沟帮子集会,向全国发出通电,决心要抗日到底,收复国土。1932年1月1日,辽宁民众抗日义勇军第一路军王显廷部夜袭了黑山县八道壕日军守备队,毙日军30多人。4日,日军骑兵第二十七联队以“扫荡贼匪”为名进占锦西县城,随后松尾少尉粮秣输送监视队及步兵七十三联队石野小队也相继到达,9日,粮秣输送监视队去锦州领取弹药给养,二十七联队长古贺传太郎率石野小队共80多人向城西“扫荡”,至上坡子时遭西五会民团及当地群众的围攻,石野小队长毙命,士兵死伤多人,此时,又闻县城遭民团袭击,古贺联队长急带残部回援,当地绿林首领刘纯启(号亮山)中途伏击,打死日军古贺传太郎联队长以下40多人,伤29人,残部退回县城。与此同时,日军松尾输送监视队30人行至钱搭屯附近被民众围攻后全部打死,使日军受到很大震动,哀叹:这是“满洲事变以来最大的悲惨事件”,“夫锦西冬季之风暴,闻之皆血泪也”。8日,抗日义勇军第一路军苑九占、蒋学庭部,在黑山县八道壕张罗屯伏击了日军铁路守备队,毙日军18人。10日,在黑山新立屯,抗日救国军高振鹏部300多骑兵出击日军骑兵第十一联队1个中队,击毙日军70多人。9日至18日,辽宁抗日义勇军第二十路军与彰武黄忠信部联合作战,在大通线上连续向白军出击,毙日军92人。23日,义勇军第二十五路军营长苏良哲、吴绍会部,在北镇关家山子与日军混成第四旅第五步兵联队遭遇,歼日军数十人,苏良哲阵亡,吴绍会负重伤。25日,在北镇高力板、正安堡一带,义勇军第十二路军向日军第四混成旅一部发动了攻击,激战后义勇军当晚撤走,在24、25日的战斗中,义勇军还击落了日军飞机2架,俘飞行员2人。日军占领锦州后,8月初,国民救国义勇军宋九龄部袭击了奉山线(沈阳到山海关)金城火车站东段殷家洼,炸毁了铁路桥,迫使奉山线全线停车。11月,该部又出击了锦州城,攻打交通大学时打死日军29人,由于日军来援,被迫撤出战斗。另一部攻打锦州北大营时,由于被日军发觉,加之其中一支队伍未按时到达,使此次战斗失利。据当年日伪统计,1932年至1933年,在辽西曾出现了义勇军活动869起,给予日军一定的打击。

                                                                                                                  (七)                        2016年6月,我和几位兄长曾经赴黑山和大虎山地区,看望亲友,并祭拜了黑山大虎山阻击战纪念馆。我曾做词一首《破阵子.黑山凭吊》:矢弩纷飞似雨,林罗围锦正酣。驭日羲和千里避,守旗壮士几人还,魂留大虎山。 战地黄花犹在,黑云泼墨欲翻。轻取廖军三十万,横扫关东如卷帘,军民动地欢。 

         1948年深秋,北镇、黑山和台安上空硝烟弥漫、敌机轰鸣,大地人流滚滚,野战部队支援前线的担架队、运粮队……穿梭往来,络绎不绝。人们都在为夺取辽沈战役的最后胜利而战斗着。当时三县地处国民党占据的沈阳、营口和锦州三大据点间的腹部地带,也是辽西走廊辽沈战役之要冲。所以当时北镇、黑山和台安既是支前的第一线,也是战争的第一线,基本上处在游击环境之中。为了保卫已经取得的胜利果实,为了夺取辽沈战役的最后胜利,辽西广大青壮年积极参加民兵组织的县、区中队,同敌人进行针锋相对地斗争。在辽沈战役打响前和整个战役中,三县有4000余名青年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其中有的直接加入野战部队,有的先参加区中队,县大队,而后编入辽南独立师。在参军参战运动中,涌现了许多父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和兄弟争相入伍的动人事迹。后来,这些辽西籍的子弟兵,在战场上都表现了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和作风。在辽沈战役中有200多人壮烈牺牲,还有一些人负伤致残,为东北全境解放,为劳动人民彻底翻身,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战功。在整个辽沈战役中,三县出动担架队1500多副,约有9000多人当过担架队员。

  10月25日,廖耀湘兵团第四十九军,从黑山半拉门地区出发向南撤退,其先头部队第一0五师进至台安、黑山交界六间房以南我县桑林区贺家、大兴和顾家一带时,即受到我军截击。敌人夺路逃命时对我军民进行狂轰滥炸,在战斗中当地群众发挥了自我牺牲精神,积极支援人民解放军,使敌军寸步难行,最后终于全歼残敌。在这次战斗中,有百余间民房被蒋军炮击起火,有10名群众在战斗中牺牲。10月26日,国民党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亲令国民党新一军五十三师一部。由辽中县渡辽河,接应廖耀湘兵团退回沈阳。为阻击该部敌人,我军某部在台安西佛镇才文村一带同敌军展开了激烈战斗。当地群众积极支援我人民子弟兵,仅才文一个村,就出动30多副担架,有近百人参加,为我军抢救伤员和运送弹药。在群众支援下,敌人大部被消灭,少数残敌逃往河东。

    据考证,在解放战争中,台安共有西佛遭遇战、六间房反击战、贺家阻击战、才文追击战、土匪武装袭击我基层政权等6次战役。台安县有县、镇两级烈士陵园14个,其中县级烈士陵园三个,分别是台安县烈士陵园、西佛烈士陵园、陈德生纪念碑。共有560名革命烈士,其中解放战争中牺牲的154名,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389名。1946年初,辽西游击大队向东满转移,农历正月十二日凌晨,行至金家遭到国民党新六军的埋伏,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辽西大队的指战员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终于胜利的完成了转移任务。在这场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忠骨也安葬在西佛烈士陵园。1948年10月15日,解放锦州,东北解放大军将沈援之锦敌包围于黑山、大虎山、新民地区。妄图取道营口,从海上南逃被我军追至才文。在才文战斗中,东北人民解放军某部穆连长,还有二十几名战士献出了可贵的生命,也安葬在此处。

                                                                                    (八)

           解放之初,国共政权几番易手,终结于辽沈战役,此后土匪湮没,家乡迎来灿烂晴天。父亲讲,那时没有组织小孩拿红樱枪站岗放哨。咱们村经过了大军,从小赵家屯经过,那是一支堵截国民党军队撤退的部队。国民党廖耀湖兵团二师,妄图经鞍山向营口逃窜。追堵的解放军从老齐家和刘简房子中间的胡同,穿插向南,从现刘福成原大壕沟处,斜着插过去,奔南县道,向盘锦方向急行军,前后经过了半天。当天,兴城李洪义,我的家族大爷,也从这里经过,他曾住在柳家宇宙队生活七八年,熟悉这一带。但他不敢掉队,没法跟咱们家打招呼。国民党装备精良,却最终被共产党打败了。辽沈战役时,一首歌谣流传乡内名为《光荣灯》:十五的月亮挂高空,万里无云分外明。都说十五的月儿亮,比不过军属门前的光荣灯。光荣灯,真光荣,灯上写的是"光荣"。挂在军属的大门外,照得全家红彤彤。军属门前挂红灯,一人参军全家都光荣,支援前线打胜仗,解放全国立大功。"那时,为严厉打击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保卫农民翻身的胜利果实,于1948年2月27日,在全县处决了恶霸、土豪、国民党匪特102人,缴获各种枪支943支,各种子弹16552发。1949年,全县各基层单位建立了治保组织,清理了国民党和日伪时期的社会基础。                                                                                             (九)                                                        家乡与辽沈战役的又一个见证,是一座烈士纪念塔。小时候所见由烈士塔改建的忠心塔为砖石结构,塔身各面镌刻语录。建塔名为群众自发向伟大领袖表忠献忠,实则是各地政府行为。及至文革结束,这些忠字塔绝大部份都被摧毁拆除,个别改作其他设施。忠心塔肇始于文革,全国各地都在交通要道等重要场地建立高大的碑塔,名曰忠字塔。

       在我们偏僻的柳家,一个北镇、黑山、盘山、台安四县交界的低洼农村,也毫不例外。文化大革命开始,乡村的平静被打破。最明显的,就是在乡政府前的交通要道,说是交通要道,实际上是最原始的交通要道一一一条县道的正中间的一点,将完整的县道分为左右两道,过塔之后又合二为一。而它又决不是一些城市环岛中的标志性建筑,因为它实在是妨碍车流。自我记事起,这里就矗立着改装后的"忠心塔"。

       直到大学时代,我才知道此忠心塔的来历,它原本就是一座烈士塔啊。而且,这座烈士塔,就建在土匪窝前,也是一座镇塔。而以此塔为中心,才扩建公路,才有柳家乡的中心区域。

         烈士塔是如何炼成的?此事在父亲的回忆录中看到。事情发生在解放前夕的辽沈战役期间。柳家乡周边与四县交界,东南过东沙河、浑水河同盘山县的后屯村相邻;东北部隔河与台安县的四泡子村相邻。北部与黑山县曹家村、后腰路子村相邻。

       在解放前后的百年间直到1960年以前,小赵家屯和尚驿站以东、卢家村以南,都是一望无际的大草甸子。因其荒蛮偏远,所以在解放前这里自然成为土匪出没的地方。那时候的土匪头子有匪号占山好、占北、松山人、振东、大海子、二海子、陈德春等。这些都是柳家出身的土匪,因柳家本乡地区人丁寥落且贫困,所以他们多数在外地区做案,从事劫道、打家劫舍、绑票等行当。王振东和陈德春在一九四七年曾经投降到共产党领导的盘山县高升镇的区政府,由于刚刚解放,高升区财政比较困难,不能满足他们土匪习性的生活要求,所以在一天夜里,他们反水,打死了东亚区长和他的警卫人员,占领了高升区。王振东自任保安队大队长,陈德春任副大队长,在高升区过了两个多月的花天酒地的生活。直到解放军正规部队开来,他们不敢抵抗,就在当天夜里撤出了高升镇,返回柳家老窝。

      不久之后,王振东和两个部下富成祥、吴占臣正在柳家的于四家休息,线报说来了两名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后勤部队的战士,受命到柳家买菜买猪。由于那时农民养猪的很少,他们没有买到猪,也没有集市可买菜。他们各背着一杆三八式步枪,准备上路回部队。王振东和富成祥、吴占臣等土匪在小土匪引导下,尾随在两名军人后边,悄悄跟踪到荒草甸子边上,突然掏出手枪,打黑枪把两位解放军战士枪杀。拿走两杆三八步枪后逃之夭夭。

        可惜两位战士,也可能是两位侦查员,被土匪暗杀。盘山县政府和解放军一起,把这两名烈士安葬在柳家的西边。解放初期,乡政府把烈士的遗骨,迁到改自匪首王占山大院的乡政府门前,并建立了烈士塔,镇压柳家的匪气。这些袭击解放军的土匪都没有好的下场。王振东被解放军连续追捕,在一个马架子里自杀。他的部下富成祥和吴占臣等被盘山县政府在一九四九年初逮捕,在高升区地方开大会公判死刑,当场枪决。

       粉碎“四人帮”后的七十年代末期,忠字塔上的毛主席像被改为各种奋发向上的标语。 到八十年代末,县财政支持改为自来水塔。再后来,柳家乡又择地重建了更大的水塔。再后来,县道升级为省道,这座老塔成为短视者的眼中钉,于是忽然就被拆掉了。如今,在原烈士塔或忠字塔的位置,已没有了任何记号。后来省道派生出十字路口,塔的原址几不可寻了。童年无数次的上塔,烈士的多次现身,都已经成为人生长河中短暂而难忘的记忆了。

                                                                                        (十)

       辽沈战役中,著名的黑山阻击战,四野十纵官兵用血肉之躯堵在黑山,硬是没让廖耀湘的五个军闯过去,4144名官兵为此付出了生命。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始建于1948年11月。碑身正面镌刻着“黑山阻击战烈士纪念碑”几个金色的大字,碑身东面是时任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林彪的题词:“为人民解放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碑身西面是时任东北军区第一副政委罗荣桓的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碑身北面是时任东北军区参谋长刘亚楼的题词:“为革命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纪念碑基座的东、西、南三面是反映当年黑山人民踊跃支前的浮雕,纪念碑基座的北面雕刻着黑山阻击战简介。据吴烈《大虎山阻击战》一文记载,黑山与大虎山地区,为沈阳通往锦州的一狭长走廊,西面和西北方向是高达千余米的医巫闾山脉,南接连锦九十余公里的沼泽地区,只有中间二十五公里宽的狭长丘陵地带,北宁铁路和大虎山、郑家屯铁路穿行而过。黑山、大虎山正是这条走廊的闸门。敌人西攻的企图失败后,即转向沿白旗堡向台安、盘山方向逃窜。我师担任大虎山南侧阻击战的同时,我第八纵队主力已赶到台安以北,位于辽西战场的南翼。根据东总电令,我八纵全力向台安东北的东西獾子洞急进,担任战役穿插任务,封闭敌人回窜沈阳、营口之退路。经过激战,敌廖耀湘兵团主力九个师,已被我军合围于黑山以东、半拉门以西沿公路两侧地域;其另三个师为我合围于大虎山以东之义合庄、康家屯和六间房地域。此时,我军由锦州兼程东进的各部队,以雷霆万钧之势赶了过来,在辽西的绕阳河以西、大虎山以东、无梁殿以南、魏家窝棚以北约一百二十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开始了大规模的围歼战。

        七十年后的今天,可以想象,我的家乡柳家地区,西部距离辽沈战役锦州攻坚战主战场一百公里,北部和东北距离高山子、蛇山子阻击战战场10公里,距离黑山、大虎山阻击战主战场15公里,东南距离台安围歼战主战场10公里,南部距离高升追歼战战场25公里,四面八方炮声隆隆,硝烟弥漫,许多乡民们全家出动参军支前。童年时期,无数次登临高山子,惊讶于山顶和反斜面无数的战壕,那就是辽沈战役的遗存。据考证,解放后,包括柳家地区在内,共建有多座烈士纪念塔。1968年,北镇市万紫山烈士陵园建立后,民政局对有烈士陵园的8个乡镇进行了调查和征求意见,决定不保留乡镇烈士陵园,将分散在乡镇的烈士骨灰115具统一迁到北镇市万紫山烈士陵园,目前万紫山烈士陵园共安葬革命烈士195名。

                                                                      (十一)

         距离柳家二百余公里的塔山地区,发生了辽沈战役的另一场重要阻击战—塔山阻击战。在这场战斗中,我岳母的二哥(我妻子洪敏的二舅),当时四野战士费儒和,壮烈牺牲。岳母费玉珍说起她的二哥费儒和,心中既有自豪,更多的是心疼。我在曾经写作的《塔山寻英记》中,做了考证和追忆。

         当年费儒和十九岁远离家乡,永别亲人,随东北民主联军及之后的东北人民解放军,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计参加了四平攻坚战和众多战斗。一年后,辽沈战役,全师随程子华开赴塔山。 二十岁的小兵费儒和,与众多战友守住塔山,血洒疆场。 远在辽宁瓦房店李官的家人们,收到烈士证书,从此杳无音信,阴阳永隔。费儒和的母亲生前追忆最多的就是,从土城子步行20华里,送孩子到李官乡集合参军。那时,来自同乡的年轻人统编为一个营,随后就向北开拔了。

         根据资料,参军的背景是当地的第二次解放。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原日关东州租借地交流岛、凤鸣岛、西中岛、骆驼岛、平岛归回复县。12月莲山、骑河、墨盘、复东、星台、双塔等村划归新金县。1946年5月俭汤、安波、同益、万家岭、李官等地划归万福县。1946年11月至1947年6月,国民党军占据复县,建立复县政府。重新划为瓦房店、复州2个镇,李官乡等43个乡。1947年6月,复县第二次解放后,进行了大征兵。中央重新调整了南满军区,程世才任司令员,肖华任政治委员,辖安东、辽宁军区和辽南军分区,并指挥东北民主联军第3、第4纵队。截止1947年12月,东北民主联军共计有3个二级军区,12个三级军区和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司令部,2个前方指挥所,1个炮兵司令部,1个护路军司令部,9个步兵纵队,10个独立师,12所军事院校,人员增加到73.84万余人,兵力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超过东北国民党军。鉴于当时其他党派也组织民主联军,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武装名称有些混淆,1947年11月25日,周恩来代表中央军委复电林彪、罗荣桓,同意将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林彪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吕正操、周保中、肖劲光任副司令员,罗荣桓、高岗、陈云、李富春任副政治委员,刘亚楼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正式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区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原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改为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

        费儒和的母亲一直活到1988年。辽宁省人民政府根据《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的规定,对烈士家属由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老人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抚恤待遇。老人过世后,政府除发给当月定期抚恤金外,另加发过世后半年的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政府每年都会给予费儒和父母、两个妹妹各自的口粮,作为慰问。

       因为农村的偏僻,因为资讯的落后,费儒和的亲人们,从未踏上辽西的土地。

       六十八年之后,我的舅哥洪波,带着父母去寻找安灵在辽西的二舅费儒和。洪波开车,经锦州瞻辽沈战役纪念馆,再入塔山当年的战场,终寻到烈士,自己至亲的姓名,永远留驻二十岁的年轻战士。烈士陵园工作人员看到辽B牌照的汽车,感叹大连地区又有人来了。因为,塔山一役,辽南参军战士是为主力,牺牲甚为惨重。洪波问可有遗物或墓碑,守灵人叹道,牺牲的战友们全部入葬一处,塔山上的巨碑,就是他们的英灵所在。

      费儒和牺牲的经过,战斗的经过,几无可考。但那是怎样的战斗?看塔山的东边濒海是打渔山岛,西面的白台山是塔山地区的制高点。塔山并没有塔也没有山,只是一个在葫芦岛以东大约有一百户人家的小村庄,距离锦州15公里,唯一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去往锦州的道路直接从塔山穿过。为保障夺取锦州之役,东北野战军在此地仓促建立防御阵地,并以此来迎击援救锦州的国军东进兵团。最后东北野战军阻挡住国军东进援锦而取得胜利。塔山战役直接决定了锦州战役甚至辽沈战役的结局。是役解放军牺牲3774人,国军阵亡6549人。

       战争是残酷的,所谓的访古也是令人不安的。愿内战永不再来,愿真正统一之后,我们也能为战死的国军将士们立碑,与解放军的将士们一起,让我们铭记内战的苦痛,铭记复兴的来之不易。不忘既往,砥砺前行,一致对外,永续民族辉煌。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