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影之故乡南大荒往事
2018-06-08 08:54:55
  • 0
  • 0
  • 10
  • 0

       可以说,上个世纪前的东北有三片处于原始状态的大荒野,其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荒地统称为北大荒,而辽河中下游地带的南大荒,长期是贫瘠的、荒凉的,和千里外的北大荒有诸多的相似。辽河三角洲位于辽西丘陵和辽东丘陵之间,曾经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和芦苇塘,被称为东北的“南大荒”,这片南大荒,就包括了我的故乡,位于北镇县与黑山县、盘山县、台安县四县交汇处的大片低洼地带。

       据考证, 家乡这一带,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地名是夏家岗子。所谓岗子,主要是洼地沼泽中冲积而成的沙土岗子,成为村庄的创建之所。当时夏家岗子四围皆大荒,如今在距我们柳家乡之南二十公里不到,尚有大荒和小荒两村。清末及民国初年柳家境内人烟稀少,为方圆数百里的辽西南苇塘。奉系时期,除从关内移民补充外,张作霖还派军队带家眷驻此垦荒屯田。驻军之村曰营,储粮之村曰屯,柳家一带出现村屯至今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

                                                                                              (一)

   父亲讲述, 柳家乡最东部的东青堆子村,就是民国时的张家窝棚。这个地名的由来与绿林出身的张作霖有关。 张作霖统治了东北三省后,开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他本人是农民出身,考虑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他想要立足东北的统治地位,没有粮食是不行的。他本身出身低贱,没有文化,但他粗中有细。他首先号召农民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发展农业生产,而且自己出资办农场。当时盘锦和北镇交界处子周围是广阔无边的大草原,张作霖有一次来到这个地方一看,这里是一处好地方,可以开垦大面积土地。于是他就派自己的连襟李老万来这里管理,在老甘河两岸开垦了大片土地,种植的作物是高梁玉米大豆。由于有了大面积土地,就得雇用大批劳动力,盖了几十间的简易住房,安排些扛大活的劳动力。但有些劳动力是带着老婆孩子来到这里,就在周围搭些窝棚或马架子草房居住,所以这里开始就叫张家窝棚。张作霖不但在这里建立了农场,在黑山县大虎山的西南也建立个农场,也叫张家窝棚。出生在上世纪初期的人,大多数都在这两个农场扛过活。在张作霖统治时期,由于风调雨顺,农业生产连年丰收。那时的人民生活虽说还很困难,但在吃粮上还是基本够用的。听老年人讲,那时雇个临时小工就得用粮食交易,每天工钱用高梁交易。那时人民是缺钱不缺粮食。张家窝棚在李老万的几年管理下,粮食连年丰收,所以来了不少住户搭个窝棚居住,给张作霖扛活挣些粮食来维持生活。

                                                                                                   (二)

        父亲回忆了南大荒大草甸的来龙去脉。从最小的故乡单位看,柳家的村名原叫柳家段。1948年解放后,划到盘山县辖管,归盘山县第四区政府领导。当时柳家是一个很小的行政村,是一个最基层的村政府。村政府的就在在柳家段屯的一户于家院内的三间草房办公。所以起名叫柳家村。后来柳家地区划归黑山县大虎山区政府领导,村政府还是设在柳家屯。1956年,全面进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当年就撤销了区政府和村政府的行政编制,全县统一在地方成立乡政府,当时乡政府的所在地在大赵家屯内,在当年土匪头子王岳东的五间平房内办公。当时柳家村政府撤销,乡政府的名号不能叫赵家乡政府,还得延用柳家的名号,叫黑山县柳家乡人民政府。乡政府管辖各屯成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负责一些民事工作。原来结婚登记都得到二十里外的盘蛇区政府,后来到大虎山区政府,乡政府成立后,就在柳家乡政府办理手续。所以柳家乡政府的成立,即方便了群众,又能直接领导到各农业社。1958年,柳家乡政府改为柳家人民公社。1960年,由于上级政府决定北镇县成立青堆子畜牧场,把柳家乡划归北镇县管辖。又把小赵家和尚驿站、宇宙屯、卢家屯以东的大面积草原用拖拉机开成土地,种了一年大豆。那年是三年困难时期的头一年,由于管理不好,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原因,收成很少,所以第二年就转给了高山子劳改队种植,把柳家东部的大面积草原开成的耕地给了国家管理的高山子劳改队种植。1961年,成立了高山子新生农场,在新开的土地上成立了高山子新生农场的二大队、三大队、四大队和五大队。一大队是在原来的高山子劳改采石场。所以从那以后,柳家东部和南部的大面积草原就划给了高山子劳改部门管辖和耕种。现在柳家乡管辖地区西部到高山子四段村、马家村、西南的新立农场。南边卢家村南是新生农村的二大队,卢家村东边是三大队,宇宙村东是五大队,柳东村东边是四大队。柳家乡所辖的青堆子村在四大队、五大队以东,双家村在四大队东北。

                                                                                               (三)

     父亲讲述,我们外祖父的老家在盘山县,但他们在三十年代就搬到小赵家来了。当年,外祖父的父母在三棵树住,大概是在五十左右岁就没了,是在三十年代那场大水之前。他们二老的坟,是解放后土改,外祖父从老家把坟起回来。就在北地那边的西地,起了两个坟头,父母埋一个坟,亲属又埋了一个坟,算是立个祖坟的地方。后来大平坟运动,全柳家公社的坟头都被平了。

       1931年前,外祖父哥三个都在东青堆子东南的兔驮子居住,那是一片大荒地。外祖父的大哥早就结婚了,有了两个儿子,陆万山和陆万才,还有一个女儿陆桂珍。外祖父的二哥陆春林,娶的是刘福合的二姐,他的老丈人叫刘锢露,本名大家都忘记了。因为在年轻时他是个锔锅锔缸锔盆锔碗的手艺人,所以被人称为刘锢露。后来盖房置地,在当时也是一方财主,鼎盛时期在兔驮子有草场五百亩,在那里开荒种地近十年。

      民国十九年,也就是1930年8月,辽河流域发了洪水。刘家和陆家都在南大荒的兔驮子居住,那地方地势低洼,洪水汹涌,把他两家的几百亩草场和开荒地淹成一片汪洋,房屋也全部倒塌,他们就在房盖上呆着,收些木材干草,在房顶上支起锅做饭,勉强维持几天。当时的房子都是草房,兔驮子一带大草甸子有的是草。房子就是搭架子搁木头支上,四周是泥墙,经不住大水的冲泡。庄稼颗粒无收,洪水常年不退。在那当时,是亲属用木伐子把他们两家接出去的。地主刘锢露也是经营十多年的土地都成了辽河泛滥区,没办法就搬到高山子平房村居住,大儿子刘福合落到柳家小赵家屯居住,陆家包括外祖父和他的两个哥哥也搬来小赵家。

                                                                       

                                                                                                 (四)

       据母亲回忆,发大水之前,外祖父父亲带着全家,包括太姥和姥爷哥仨,在兔坨子居住,每日的活计主要是打草往高升卖,那时叫高平街。30年大水之后,发大水后才搬到得胜碑住,后来全家最后搬到了小赵家屯。大概民国三十年从得胜碑搬到小赵家屯。当时外祖父的二哥先到这里落户,之后外祖父也投奔过来。两家挨着盖的马架子,一种带尖的两间小平房。后来外祖父受雇,到高升王老窝瓜那里染布,每年都挣些钱维持全家生活。后来又盖了两间大草房。一干十多年,到爹妈结婚后才慢慢不干了。

                                                                                                   (五)

       早年, 外祖父他老人家在世时,曾经讲述了南大荒上的那场大洪水。那是1930年8月民国十九年的一场大水。连续多日暴雨不断,一天深夜,洪水悄悄逼迫兔驮子,就是今天柳家东青堆子向东到大兴村以南的小荒、大荒一带。突然各家各户水就涨上来了。听说水是从黑山上游溃坝决口而来。人们在夜里慌乱中无处可避,因为此地为一马平川的洼地,洪水四面八方涌来。外祖父一家和刘锢露一家,先后顺梯子爬上了一个房顶上。那时外祖父家与刘锢露、刘福合一家是房挨房的邻居。外祖父那年才十九岁,尚未成家,他的二哥刚娶亲成家,就是刘福合的二姐。两家人都爬上房顶,骑上草房架子,看下面洪水连绵不退,整整三天三夜。他们派外祖父和刘福合下去把粮食和锅碗瓢盆都找出运上来。饿极了,就在房顶开伙。用椽子和木架子搭锅台,锅底再放锅,在下面锅里烧房顶上的柴草。熬了一大锅稀粥,挺过了几天外祖父父亲当时正四十多岁,让他闯出去看一看,不能都等死。外祖父就抱着一根木头划出去,漂到一处大坝,再也回不去了。后来找到亲属,一起把家人亲属邻人都救了出来。

        调取水文历史资料,民国十九年(1930年)八月(旧历闰六月),辽西暴雨成灾,大暴雨大致从8月2日开始,到8月6日结束,在包括辽西走廊、辽西北、今盘锦等地区,长300-350公里、宽100-150公里范围内尽成泽国,淹死3500多人(一说一万多人),难民达45万人。当时辽宁省政府主席臧式毅呈送民国政府灾情报告中的描写:“溯当洪水骤来,奔避不及,或登屋攀树,作庚癸之呼(缺粮向人求借);或枝折榱崩(树断房塌),终与波臣(鱼鳖之类水中动物)为伍。其尤甚者,全村被围,绝粒经旬,路远水深,无法施救,乃至比户(一家接一家)流为饿殍,全家悉就死亡。迨及水退之后,灾民无家可归,非恃乞讨,无以苟存,即赖粥锅以度命。伤心惨目,不忍听视。类此情形,难于殚述。被水之地,复被沙压,永远不能耕种。奇灾浩劫,诚为近百年所未有。”

       那年洪水原因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台风和冷锋共同作用形成的:当年第13号台风在日本登陆、内蒙古东部冷高压向东南移动,交互作用,在医巫闾山地区的山势影响下形成较大的雨带,最终酿成百年间特大暴雨。

                                                                                            (六)

      从1850年南大荒地界出现人烟到抗日战争前夕,这里长期是芦苇丛生,杂草簇拥。走进荒地,是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芦柴塘;宽窄不等,深浅不一的水沟渠,塘边堤坡疯长着茂盛的芦苇、茅草和各种野菜。这里有亚洲最大的芦苇荡,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绿海翻浪,芦花摇曳,天上飞翔着南来北往的候鸟,地上的沼泽栖息着鱼虾和螃蟹。

      传说在清朝的鼎盛时期,乾隆皇帝东巡到北镇医巫闾山,向南到过南大荒,见到一个很小的村子,人们穷得破衣烂衫,茅草房上的窗户纸千疮百孔,皇上问这个村子叫什么名字,不敢欺君的老百姓实话实说叫窟窿台。乾隆觉得惊诧,这片大荒野曾是老祖先努尔哈赤遇难呈祥的地方,怎么能叫这么不雅的名字,有损大清的颜面,不行得改。于是金口一开,起名叫兴隆台。而今北镇市仍有一处乡镇就叫窟窿台镇。我们姑父的老家就在这里,每次他们通信,寄信地址直接写上两个圆圈加上个“台”字,就会寄到窟窿台。

      1894年,因爆发中日甲午战争和朝鲜东学党起义,迫使朝鲜国内大批农民逃难于盘锦,他们在一些待垦的无主低洼地块开荒种稻。清政府1906年在这里建治设盘山厅。次年有了开发荒地种植水稻的记载。1913年(民国二年)撤厅建县。1920年朝鲜北部发生自然灾害,许多难民逃到此地以种稻为生。1922年,今大洼县平安人鲁继阳,雇佣朝鲜人在当地利用大辽河水潮涨汐落自灌溉种植水稻。之后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28年,张学良创办了“营田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了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先河。1931年东北沦陷后,这一块不为人注意的地区,却受到日本人的垂青。他们经由农垦机场运来技术人员和机械设备,利用当地人和从朝鲜召集的朝鲜人来此兴修水利,从事垦荒,建立了近100万亩(其中内水田26.98万亩,旱田14.72万亩,荒地53.17万亩)的大农业垦区。生产的大米只供日伪军食用。若当地人吃大米,则以政治犯论处。光复后,垦荒团的土地被收回。这里的农业受到新闻界和国民政府的关注,并计划加大对盘山的水利建设,于是盘山的知名度与日俱增。但随着解放战争的形势骤变,未等计划实施,国民政府就跨台了。1948年,随着盘锦解放,政府开始了大规模垦荒造田。兴修灌溉网,改良土壤。沉睡多年的盐碱荒滩热闹起来。1955年盘锦改由辽宁省盘锦国营农场管理局管理。1956年11月,盘锦地区国营农场管理局改为盘锦农垦局,直属农垦部。当时主要以国营农场为单位进行农田开发建设,为日后盘锦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末,浩浩荡荡的“五七大军”和知识青年从辽宁各大城市来到盘锦和北镇,开发“南大荒”。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以自己的辛劳与智慧,推动了盘锦水稻耕种技术的不断进步。他们与当地农民共同努力,使长满芦苇蒿草的盐碱地,终于变成了大面积优质水田。昔日退海荒滩的“南大荒”,华丽转身变良田,成为盛产优质稻米的“南大仓”。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