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影之小屯于家记
2018-03-04 22:15:34
  • 0
  • 0
  • 5
  • 0

          家兄三哥在《往事如烟之故乡民谣》中写道:“二界沟,三件宝。蛤蜊皮,不扎脚;大姑娘丢了娘不找;小伙子跳墙狗不咬。”

          二界沟是盘锦市大洼县临海的一个小镇,距我家乡约一百五十华里。屯中的老房家,老于家,在二界沟都有亲属,后来两个家族都有人搬到那里去住,就把这个民谣带回家乡。小时候,我们兄弟虽然不甚明了民谣里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却是很羡慕那两个家族,能有门贴着大海的好亲戚。童年的我们,是多么的向往大海啊。民谣体现了渔村生活的纯朴和粗犷。

           这个民谣,与小赵家屯的老于家息息相关。可以说,老于家,是小屯领风气之先的富有能力的家族之一。

         于家老人于振铎,大概是1930年出生,读过私塾,在当年的小赵家屯,是首屈一指的文化人,每年为乡亲们撰写春联。对子女的家庭教育高度重视,曾经我大哥亲眼看到,于振铎命令两个淘气的儿子,光腿跪在碗岔子上,承认错误,可见其家教之严。小赵家屯的人们普遍感觉,老于家的孩子,气质都不同于一身土气的小屯同龄人。

         于振铎1960—1963年,担任小赵家屯生产队的会计。后来家父继任会计直到到大队工作。家父认为他是一个认真实干的人,做事高度负责。家父在大队担任主任时,曾委托他负责小队打井和办理伙食,不象其他人稀里糊涂,而是认真仔细,买菜盖戳,履行职责,各按手印,十分到位。以后小队分开后,他又当了会计和两三年村民组长。

         他家的搬家,可以用“三出三进”来概括,三次搬家到二界沟,三次回来。老于家第一次搬家到二界沟前,首先在我外祖父家旁边居住,在南北道上晾晒过海带漂子。后来全家人都搬到盘锦二界沟居住了,因为二界沟地震厉害,全家搬回来。最后一次还是和四儿子于四疙瘩回来了。最后于家老人在小赵家屯过世。

        于振铎家有四个儿子四个闺女。于家四个儿子分别是于会武、于会中、于会忱、于四疙瘩。老大于会武,担任盘锦市双台子区学校副校长,已退休,教书育人一辈子;老二于会中,在盘锦一个中学教书。老三于会忱,外号于三嘎子,腰缠万贯,却又知书达理。

        根据家兄四哥讲述,老于家于树杰是他的小学同班同学,而于三嘎子,是孩子头。曾经带领一帮淘气小子去偷小屯里老赵家那颗苹果树,带领大家玩各种游戏,逮人、踢毽,他样样在行。他还有一手弹弓打鸟的绝活,能够打下来落在树上的最小的鸟——我们都叫做“瞎牛叶子”的一种小鸟,不到麻雀一半大,且有接近变色龙的功能,在绿叶树上,它的羽毛也是绿色的,但它喜欢在树枝间跳跃,遇到任何风吹草动,马上逃之夭夭。于三嘎子,竟然能够用弹弓和泥球,一看一瞄,“啪”的一下就把小鸟打下来,令人十分佩服。到盘锦二界沟后,他开虾池,搞养殖,身价颇丰,成为小屯最先购买轿车的人,成为当年小屯的名人。前年虾池动迁,收入动迁费近千万。本来他强硬坚持一个更大的数额,与拆迁队剑拔弩张,有可能动刀动枪。家兄四哥与两边相互熟悉,两边劝和。以小屯老乡身份问他钱重要还是命重要,要一千万就行了,多少是多啊。他想通了。后来圆满解决后告诉四哥,当时确实是一根筋了,就想拼命了。

         于三嘎子有三个儿子,一个闺女。遇事敢于出手,连二界沟的“棍棒”也不敢轻易欺负他。谁要欺负他,就会跟人拼命,不害怕。虽然有钱,但绝不欺男霸女,欺行霸市。那帮“棍棒”想从他的虾池“抽红”,那是没门,抽的别的行,比如,你来交哥们,吃个饭,要点虾,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你想直接整钱,那是没门。

        老于家三闺女嫁到了夏家岗子,二闺女嫁给了小赵家屯大户家族老李国兴家,大闺女嫁给了小赵家屯大户家族刘福成家,据说大闺女当时比较泼辣,在父母不太同意的情况下,嫁给了当时小屯的刘福成。 现在居住在老生产队西侧。早年刘福成在柳家没人惹他,都惧而远之,后来结婚成熟安稳下来。他们的两个女儿先后出嫁后,就和老伴一直住在这老房子里。 小女儿于树琴辍学后来到盘锦定居,因为唱歌十分动听,被推荐担任小学音乐老师,后来转正。屯里人说,树杰是于三嘎子找学校校长,他在二界沟的一个好朋友推荐的。树杰嗓子好,虽然当时还不识五线谱,但一唱歌就获得了认可。于树杰与我家四哥等同学每年都会聚一聚。

       关于老于家,因为其家族的家教家风,令人想到辽宁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即二界沟的"古渔雁文化"。它所蕴含的"不畏艰险、敢冒风险;走四海、闯天下"的这种古渔雁精神,也可以称为于振铎老人及其儿女的写照吧。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